“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案例对比教学探讨——以中国东北和美国中部为例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1-15
/ 2

“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案例对比教学探讨——以中国东北和美国中部为例

宋强

浙江省绍兴市越州中学,浙江 绍兴 312075

摘 要: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下,教学方法和思路的创新显得格外重要。案例对比教学不仅可以使学生掌握基础学科知识,更能够在对比中找到不同区域的异同点,形成差异性的认知。而这种差异性认知通过教师的有序引导,在强烈的对比过程中,能更好地提高课堂有效性,增强学生的学习热情和自主能动性。同时,锻炼了学生综合思维能力,符合新高考模式下学科综合素养的课改理念。

关键词:农业可持续发展 案例 对比

前言

农业专题是高中地理区域产业活动中的重要内容,也是高考考查的重点,在历年的高考真题中出现频率较高,考查方式以单项选择题和简答题为主。这部分内容在湘教版必修三课本中是以美国作为分析对象,典型的农业地域类型是商品谷物农业。但考试范围不局限于美国,不同区域的农业布局各不相同,其布局是否何合理对农业生产产生巨大影响[1]。在实际教学中发现很多学生采取死记硬背,生搬硬套的方式来学习,学习效果并非很理想。本文试图通过我国东北和美国中部进行对比,分析两地的异同点,在对比中加深知识点的印象,力求课堂效率的提高。分析思路主要是通过两地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的对比,直观地分析两地在发展商品谷物农业方面的异同。

  1. 区域条件及生产特点

表1.中国东北和美国中部农业区位因素及生产特点对比


中国东北

美国中部



自然条件

东北平原地势低平,耕地面积广;温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

黑土广布,土层深厚,有机质丰富;河流众多,灌溉水源丰富。

中部平原面积辽阔,地势平坦;

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适宜,夏季水热条件较好;

水源充足,灌溉便利;

黑土广布,土层深厚,土壤肥沃


社会经济条件

国内市场广阔;

铁路、公路交通便利;

开发历史较晚,潜力较大。

地广人稀,劳动力素质高;

国际市场大;

公路、铁路、水运交通便利;

科技水平高。



生产特点

商品率较高,我国商品粮基地;

机械化水平较高;

国营农场较多;

主要种植大豆,玉米,小麦,水稻。

主要面向国际市场,商品率高:

地区专门化程度高,形成不同农业带;

劳动人口占比低,机械化水平高;

生物育种技术先进;

农业投入较大,单产高;

主要种植玉米,小麦

通过对比,我们大致可以有以下结论:

1.我国东北和美国中部农业区位的各项自然条件相差不大,均是非常理想的商品谷物农业生产地区,在分析两地自然因素时,除了气候类型有所不同,其他因素吻合度很高。

2.社会经济因素差别较大,中国东北面积较小,人口密度较大,美国农业从事人口占比很少,教育程度更高,农业技能专业化程度更高,因而美国更符合“地广人稀”的特点;美国农产品主要出口国际市场,竞争力强,对国际市场依赖度高,我国则主要面对国内市场;美国中部依靠密西西比河和五大湖构成的河湖联运使得内河水运非常发达,我国东北则主要依靠铁路和公路运输;美国农业地区专门化程度高,根据不同地区自然条件不同,形成不同农业带,我国东北虽然也有不同作物的集中种植区,但是面积较小,没有形成明显的规模效应;美国工业发达,农业机械化不仅程度高,而且技术先进。相比较而言,我国农业机械水平则处于起步阶段;生物育种技术也是美国农业的优势,如转基因农作物的培育,单产高,成本低;我国东北作物种类也较美国中部多,多为国营农场,美国则主要为私营大农场[2]

二、农业生产中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表2.中国东北和美国中部农业发展所面临问题和解决措施


中国东北

美国中部



问题

农产品质量有待提高,缺乏市场竞争力;水土流失严重,黑土肥力下降严重,土层减薄;

森林过度砍伐,沼泽面积萎缩,水质下降,湿地破坏严重。

水土流失严重,曾发生“黑风暴”,黑土肥力下降;

高投入,能源消耗过多;

环境污染严重。



措施

退耕还林、还草、还沼泽;

建设好商品粮基地,推进农业现代化发展;

山区合理开发,保护森林。

实行休耕、免耕、轮作等保护性耕作措施;发展生态农业、有机农业、处方农业和精确农业等

根据以上信息,我们可以发现,我国东北和美国中部在农业发展过程中都存在生态环境方面的问题。而在解决措施方面,美国侧重于技术性改进,如针对水土流失等问题,采取技术要求更高的保护性耕作方式,还有加大科技的投入;我国侧重于政策性管理,如面临生态破坏,环境污染,主要通过国家政策法规的加强和引导,这也符合两国的基本国情,我国在农业技术领域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结语

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区域对比来提高学生的区域认知,这对于提升学生的空间认知能力,综合思维能力,进而增强学生的地理学习能力有很好的促进作用[3]。在高考改革的大背景下,教师和学生都面临着诸多挑战,只有及时转变思路,寻求应对措施,才能更好地适应改革带来的冲击。



参考文献:

[1]“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以美国为例”教材解读(湘教版)[J].周上荣.地理教育.2014(11)

[2]“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以美国为例”教材设计(湘教版)[J].林方明.地理教育.2010(10)

[3] 高中地理区域认知核心素养落实路径—以我国东北地区区域农业发展为例 [J].陈慧莹.新课程教学.201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