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院校现代化信息教育管理机制的建立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1-15
/ 2

高等院校现代化信息教育管理机制的建立

何敬仪

泰国曼谷博仁大学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高等院校的教育管理现代化信息建设主要体现在教育数据的精准性与可视化、信息化诊断与智能调整、教育管理数据处理的即时与智慧决策性特征。因此,高等院校信息化教育管理工作,真正立足于高等院校学生成长与思想发展层面。使教育工作者能够及时发现学生问题,并对他们进行心理方面的科学干预。

关键词:高等院校;信息;教育管理

高等教育阶段对于每一个大学生来说都是一次价值观、思想体系进一步完善与丰富关键性的过程阶段。特别是目前复杂的网络社会信息,对高等院校中的大学生的人生观、就业观等都会或多或少的产生出一定的消极影响。因此,在现代高等院校中必须重视加强教育管理信息化机制的建立。通过不断优化现代化高等院校信息化教育管理平台与手段,为高等院校大学生创造出一个更加科学、舒适的成长环境与学习背景。确保大学生更新知识结构、提高综合能力的同时,更能够树立起健康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及健全的人格。因此,作为高等院校必须制定出有效的路径,有效完成现代化教育管理信息化机制的建立工作。

一、分析高等院校教育现代化信息管理的特征

根据我国现代信息技术发展的步伐,高等院校教育管理也需要具备更强的现代化管理手段。高等院校为了能够更好的适应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必须借助已经具备了的优势,进一步加强现代化教育管理信息化建设。目前,高等院校现代化教育信息化管理机制的特征需要具备以下几个特点。

1、教育管理数据的精准性与可视化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建立健全大数据辅助科学决策和社会治理的机制,推进政府管理和社会治理模式创新,实现政府决策科学化、社会治理精准化、公共服务高效化。”。当前,信息化技术正与教育深度融合,为高等教育管理工作提供了精准、有效和可靠的数据支持,助力高等院校教育管理向智能化、精细化、可视化方向转变。

2、信息化诊断与智能调整

基于教育管理数据的有效收集进行数据资源的科学整合,然后通过合理应用信息处理分析工具多次统计分析相关数据,对数据背后的联系进行深度挖掘,同时进行相关规律的进一步总结。在进行具体教育管理工作中对相关规律进行科学检验和有效应用,确保教育管理工作的有效性和科学性,实现我国教育管理工作水平的有效提升。

3、教育管理数据处理的即时性与智慧决策性特征。

在进行管理过程中,现代化的信息教育管理系统通过合理应用自身优势对相关教育数据进行科学处理,并从中获取信息反馈和相关结论,进而使教育管理工作实现更高程度的自动化。

高等院校在对教育管理进行现代化的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可以将这三方面特点作为工作的切入点,可以有效具体的开展相关的机制建设工作。

二、建立高等院校现代化信息教育管理机制的途径

1、精准定位现代化信息教育管理机制建立的目标

高等院校在实际开展现代化信息教育管理信息建设活动过程中,应能精准定位工作目标。加强建设手段的目的,是为了能够帮助教育工作者建立更具有现代化特征的工作平台。进而,为学生制定更具有科学性、系统性、前沿性的教学方案。在不断提高教学质量与教学效果的基础上,促使高等院校迈入新的发展阶段。在此诉求,高校领导层应能科学融入信息技术与大数据技术,侧重凸显教育管理目标的信息化、智慧化特色。对各种先进的科学技术进行恰当的集成与应用,更全面的收集教师与学生的个人信息。与此同时,学校应利用大数据技术对目前市场的人才需求标准进行采集与归纳,分析出与不同专业具备更高契合性的指标。并将这些数据作为重要的参考依据,制定出培养具备信息化思维模式与创新意识的教学目标。而这一目标的生成,也为定位信息化建设目标提供方向。具体来说,教师的职责就是培养出符合社会需求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而高校不断加强教育管理信息化建设手段,最终目的也是为了达成育人目标。因此,高校基于这样现代化的信息教育管理机制建设的目标,可制定出更具有实效性与针对性的信息化建设方案。为高等院校提高教育管理质量,奠定坚实基础。

2、实现现代化动态信息教育管理

针对高等院校现代化信息教育管理建设的目标,教育工作者应能在意识形态上与时俱进。并能结合实际社会发展趋势,以发展的眼光谁是自身的与管理措施。并能针对实际问题,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从而实现信息化的动态教育管理,以应对教学过程中所涉及的教学要素可能出现的变动。而所谓的教学要素,主要包括施教者、受教者、教学资源、教学手段等。其中任何一个因素的变化,都会对教育管理工作带来影响。因此教育工作者不能过于依赖既定俗成的教育管理方案与流程,应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动态调整与优化。例如,针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高等院校不应被教材与教学大纲所束缚。应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的优势与作用,基于网络平台对学生的思想动态、心理健康水平、学习积极性进行跟踪与分析。通过采集更最新的学生信息,对他们的思想状态进行积极干预。并能根据学生的思想变化趋势,对教育管理方式与流程进行及时优化。从而,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中心,对他们的价值观等进行引领。而不是在学生已经出现严重心理问题时,才去对他们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疏导。这样会导致教育管理形成显著的滞后性特征,根本无法达成预期的教育管理目标。因此,高校必须搭建信息化教育管理平台,引导学生进入系统中进行学习、搜索资料。甚至及时上传自身对授课教师的意见与想法,令学生的诉求与意愿获得最大化的尊重。利用信息化教育管理平台,拉近教育工作者与学生间的距离。促使教师更好的开展教育管理工作,令该项工作更多的凸显即时性、实效性教育管理特征,全面提高高等院校管理水平。

三、综述

综上所述,高等院校试图加强现代化的信息教育管理机制的建设过程中,应能切实考虑到学生的学习感受,以及目前教育工作者所面对的工作问题。从而能够制定科学的工作目标,指导教师更好的开展现代化信息教育管理工作。依托于良好的工作的平台,能够对学生的身心发展特征、思想动态进行即时了解。通过现代化信息教育管理机制的建立,使高校教育工作能够利用大数据信息技术,精准获取学生信息,对他们进行更有效的指导与帮助,切实发挥教育管理功能。

参考文献

[1]褚江.信息化背景下高校教育管理建设探索[J].中国管理信息,2018,23(1): 32-33

[2]刘丽丽.高校教育管的创新发展策略[J].现代企业,2019(7):7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