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影流年话悲凉,至情至性著妙文——《故都的秋》教材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1-15
/ 2

清影流年话悲凉,至情至性著妙文——《故都的秋》教材分析

耿瑞玲

淄博市淄川中学

摘要:《故都的秋》是一篇典范的抒情散文,全文紧扣秋的“清、静、悲凉”,以情驭景,情景交融,将自然的秋色与作家的个人情感完美地融合在一起,文中有秋的萧瑟,秋中有情的诉求,并且在平淡笔墨下体现出浓浓的忧国情怀和静如止水的生命体验。

关键词:文本特点 作者介绍 人生境遇 时代背景

《故都的秋》是郁达夫于1934年在北平写就的名篇,是其散文创作的代表作,丰富的情感内蕴和独特的艺术造诣使其成为当代文学史的散文名篇。因其独特的情感内涵、鲜明的时代精神、优美的意境和出色的艺术表现引起了教育教学界的广泛重视。该篇频繁出现在人教版、鲁教版、苏教版以及其他版本的中学语文课本中。

在人教版的中学语文课本中,《故都的秋》出现在第七单元。本单元选取了五篇写景抒情的名篇,有对故都“秋味”的吟唱,对荷塘月色的描写;有北京地坛牵出的的人生故事;有夜游赤壁的吊古伤今,登临东岳的畅想。在对大地山川、风物美景的描写中徜徉,既可以受到美的熏陶,又能够领会深厚的人文内涵。

《故都的秋》引领学生感悟自然之美,激发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之情,体会民族审美心理,提升文学欣赏品位,使其关注人生感悟和忧国忧民之情的体悟。

《故都的秋》是一篇典范的抒情散文,全文紧扣秋的“清、静、悲凉”,以情驭景,情景交融,将自然的秋色与作家的个人情感完美地融合在一起,文中有秋的萧瑟,秋中有情的诉求,并且在平淡笔墨下体现出浓浓的忧国情怀和静如止水的生命体验。

  1. 文本特点

1.借景显情,以情驭景

全文从“清、静、悲凉”入手,描写了五幅秋景图:小院清秋图、秋槐落蕊图、秋蝉残声图、秋雨话凉图、清秋佳果图。审美对象——南国之秋与北国之秋的对比中,外层凸显故都秋的悲凉、沉静,内里写出秋味的浓稠。“一语天然万古新,豪华落尽见真淳”,郁达夫笔下的故都素雅清冷、铅华洗尽,只剩下浓浓的秋声、秋色、秋意、秋味,令人心驰神往。

作者借景显情,以情驭景,信手拈来,自然生成。郁达夫采用自己的情感来驾驭景物的描写,在情感的抒发中蕴含秋的味道,在文字的背后孕育自己对秋的爱意和喜欢之情,在秋的悲凉的况味中又浓浓的化不开的爱,在悠闲的文字笔触间隐现出作者深沉的忧伤与担忧。

2.平凡事物中以悲凉写热爱

作者并未选择故都引人入胜的胜景,没有选择“陶然亭的芦花,钓鱼台的柳影,西山的虫唱,玉泉的夜月,潭柘寺的钟声”而是选取了“一椽破屋”“院子”“破壁腰”“蓝色的牵牛花”“衰弱的秋蝉”“灰沉沉的天空”“咬着烟管的都市闲人”“淡绿微黄的枣子”等这些房前屋后、街头巷尾普通老百姓生活中常见景物来表达自己的情感。所谓“一枝一叶总关情”, 越是细致入微,越是爱意深沉。这份悲凉而不消沉的感情,这份跳出悲凉的喜悦,这份悲凉之下的热爱深深地触动人心。

3.浓郁的中国文化特色

钱理群在《品一品故都的“秋味”》一文中说道:郁达夫,作为一个曾居住于北京,深知其“味”的文化人,他以“北京人”的眼光看北京的秋天,自觉地从中寻求审美满足,并诉诸文字,他就成了真正的“北京文化”。而北京文化就是故都文化就是中国文化。

郁达夫找到了渗透入骨髓的文化神韵。他没有选取旅游胜地,而是选取普通老百姓房前屋后、街头巷尾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事物来表达字的情感,钱理群先生深有感触地说:这些“旅游胜地”仅是历史留下的外在印痕、象征,恰恰是“外来人”最易注目与把握的,而渗透于骨髓里的传统神韵,却存在于北京普通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中。在世俗生活中寻求享用“美”这才是真正的“北京人”的眼光。

“穿着很厚的青布单衣或夹祆”,一副“闲散”的模样;“咬着烟管,在雨后的斜桥影里,上桥头树底去一立”:姿态、神情,是这般闲适、潇洒、帅气。然后又抓住北京人特有的“说话的艺术”大作文章,一如研究者所说,“‘说’这种行为曾经是包括王公贵族和里巷小民在内的北京人的重要消闲方式,以至聊天的北京人,与提笼架鸟的北京人一样,竞也成为北京人的典型姿态,易于识辨的特殊标记” 郁达夫抓住的这一点,正是他对“北京文化”的深切理解。

4.情感往复 主题深厚

《故都的秋》一文在写景中作者的情感总体上是循环往复,交织在一起的。

家国情怀——炙浓烈的爱国之情和深沉的故土之思

纵观郁达夫一生,他从始至终都是以反帝事业为己任的爱国主义者,抗击日寇的怒火奔涌在他的血液里。他花了大 量精力用于参加左翼文艺活动和进行创作,宣传革命和 抗日思想,直至最后在南洋从事抗日工作,被日本宪兵秘 密杀害。

二、作者介绍

郁达夫(1896年12月7日-1945年9月17日)原名郁文,字达夫,幼名阿凤,浙江富阳人,中国现代作家、革命烈士。

郁达夫是新文学团体创造社的发起人之一,一位为抗日救国而殉难的爱国主义作家。在文学创作的同时,还积极参加各种反帝抗日组织,先后在上海、武汉、福州等地从事抗日救国宣传活动,其文学代表作有《怀鲁迅》、《沉沦》、《故都的秋》、《春风沉醉的晚上》、《过去》、《迟桂花》等。

195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追认郁达夫为革命烈士。1983年6月20日,民政部授予其革命烈士证书。

胡愈之对郁达夫的评价:“在中国文学史上,将永远铭刻着郁达夫的名字,在中国人民反法西斯的纪念碑上,也将永 远铭刻郁达夫烈士的名字。”

夏衍先生对郁达夫的评价:“达夫是一个伟大的爱国者,爱国是他毕生的精神支柱。”

三、人生境遇 —— 孤独、忧郁沉淀下的遁世文学。 作者自幼丧父,遍尝艰辛,后留学日本,饱受屈辱,性格忧郁多愁,多有“临风殒泪,对月伤情”式的才子风范。 与同时代的鲁迅相比,郁达夫更多的表现出的是诗人气质,浪漫情怀。1933年,郁达夫文学创作陷入困顿,选择退出“左 联”,寄意山水以获得精神上的解脱。且此时中国饱受战火之苦,郁达夫本人也居无定所,国家与个人遭遇酿成一丝苦涩, 倾倒在故都的景致中。

四、时代背景

写作此文时,当时九一八事变之后,东北沦陷,华北岌岌可危,郁达夫来到北平,重游故地,将这份“特别”的爱写下,平静淡泊叙述之下的厚重与热烈让人肃然起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