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英语教学中的美育渗透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1-15
/ 1

浅谈小学英语教学中的美育渗透

王莲

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岭子镇第一小学

摘要:《英语课程标准》将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价值观作为教学的三维目标之一,要求教师在教学中灵活运用各种方法,促进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健康成长,提高他们的学科综合素养。作为隐性的教学目标,教师应注重从细枝末节中发现美,让学生在不经意的探知中体验美,在灵活运用中获得美,增强英语学习的幸福感和自豪感。但是,英语教学中“重教轻学”现象仍或多或少地存在,学生在被动应付的学习环境中难以真正体味英语的美丽,难以获得深层感知。因此,教师要打破这种单纯说教的模式,引导学生在英语课堂上发现美,激发其主动探究的热情与内在动力,增强其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力,让课堂熠熠生辉。

关键词:小学英语;美育;渗透

一、美育主要有以下意义

(一)有助于增强学生的审美素养

美育引导学生自觉按照“美的规律”去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帮助学生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并帮助学生提升审美文化修养,从而增强审美素养。

(二)有助于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英语教育不能离开情感教育,恰当的、适时的情感教育才能使教育的效果更加明显。美育的特点是以情动人,在英语教育中适当地渗透美育,能够培养学生丰富的情感世界,有助于人文价值观的形成。

(三)美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现在的英语教育逐渐偏离了素质教育的方向,人们往往只是追求高分和能力,从而忽视了英语教学本身的人文性以及审美能力的培养。美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美育能够提高学生的人文修养,进而促进身心健康发展。总之,美育是提高教育质量、增强学生素质的重要环节。

二、如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渗透美育

(一)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

现在的大多数小学英语教师仍采用原来传统的、单一的教学方式,只是注重一味地向学生灌输学科理论知识,并不断机械地重复练习巩固课上的知识点,却完全忽视了英语学科中,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相结合、相统一,忽视了情感价值观美育的渗透。如果长期这样下去,学生的积极性势必会受到打击和抑制,从而对英语教学的学习失去兴趣和学习的动力。因此,英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兴趣爱好,适当地开展有趣的英语教学活动,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并将英语自身的学科魅力展现给学生,才能更好地渗透美育。

小学生性格活泼好动,在课前适当地穿插一些热身活动比较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例如,我们可以找一些学生比较感兴趣的歌谣或者是一些经典的英文歌曲,供学生欣赏和学习。在学习中,让学生体验歌谣和经典英文歌曲的魅力所在,向学生展现它们的艺术美和韵律美。

我们还可以穿插字母操,现在的英语教学中,自然拼读越来越深受推广,字母操的学习为自然拼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字母操通过学生做动作,加上琅琅上口的、富有韵律的句式,让学生在动与说中,体验了英语字母的神奇美和韵律美。在课前的热身活动中,我们还可以穿插游戏在里面。例如,在学习时间单词的时候,为了让学生更加熟练地、快速地读出时间。我在课前设计了一个数字接龙的游戏,就是每个学生按数字的顺序快速地说出英文,三次说不出来的话,就要给大家表演节目。在游戏中,学生体验了英文数字的规律美。

(二)在情感熏陶中渗透美育

学习是一项艰苦而快乐的创造性劳动,劳动是美的本源。当教师带领孩子通过认知和练习学会一个新知识点,并进行情感教育的时候,学生就会感知英语美的快乐。这种快乐的体验,反过来又会推动学生的学习兴趣。美育的这种感染力,会使学生对学习产生热爱和动力,让学生从此爱上英语。例如,通过单词的学习,学生学会了关于职业的五个单词。但是为了让学生明白职业没有贵贱之分,每一个人的职业都有贡献社会、服务他人的作用。因此,在学完单词之后,我又渗透了要热爱自己职业的情感价值观的教育,让学生感受到了各种的职业美。通过这种情感熏陶的方法对学生进行美育的渗透,使学生的体验更加真实和深刻。

(三)搭建平台,释放潜能

学生作为创造美丽的生力军,散发着生机活力。学生在英语课堂上尝试交流和展示自我,便是最为靓丽的风景。教学实践证明,多给学生自我尝试和主动展现的机会,引领学生在积极展示自我中保持好奇心与新鲜感,远比教师的讲解更有意义。因此,教师在教学中搭建平台,多给学生展现的机会,能起到活跃课堂氛围的作用。

三、结语

英语学科是一门有趣的课程,英语教学中的美育可以促进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中学习英语,特别是对于小学生来说,如果教师的教学方法得当,就能使学生尽可能地发现英语中蕴含的美,让学生一开始就在轻松快乐中学习知识,培养学生创造美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真正地做到“教”与“学”的有机统一。

参考文献

[1]朱玉虹.浅议把情感教育融入小学英语教学之中[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6(05).

[2]万玲.英语课堂上不可不说的美丽[J].小学教学参考,2020(27):63-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