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趣味实践活动在小学语文阅读课堂的有效渗透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1-15
/ 2

论趣味实践活动在小学语文阅读课堂的有效渗透

王芬

湖北省荆门市掇刀区团林铺镇团林小学 湖北省 荆门市 448159

摘要对于小学生来说,有效的阅读过程应是共性与个性不断碰撞、不断融合的过程。为了调动阅读欲望,丰富阅读感受,笔者在阅读课堂上精心设计多姿多彩的趣味实践活动,既符合小学生的年龄特征与学习需求,也符合课程改革的根本目标,让每个学生都成为语文课堂的主人,在阅读中有所启发、有所领悟、有所受益,而语文教师则扮演好课堂组织者与引导者的角色,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基于深度学习视角实现个性化阅读,提高阅读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小学语文; 阅读课堂; 趣味实践

根据语文教育新课标的要求,教师不能以“填鸭式”的教育思想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过程,而是在阅读课堂上突出学生主体地位,激活创新思想,鼓励个性化行为。因此在小学语文阅读课堂上,有效渗透趣味实践活动具有积极意义,小学语文教师要把握学生特征与课堂本质,精心设计活动方案,着眼于“大语文观”教育思想,助力学生个性化、全面化发展。以下结合小学语文课堂实例,谈一谈开展趣味实践活动的具体做法:

一、精心导课,促进个性阅读

为了激活小学生的阅读主动性与积极性,教师要在“兴趣”二字多做文章。把握一节课的开端,设计多元化的导课方案,通过音乐、文字、图片、视频等各种生动的元素,开启创新思维,促进个性阅读。以《唯一的听众》教学设计为例,文章主要介绍“我”在一位老教授善意的鼓舞下成长为一名优秀的小提琴手的故事。为了渲染课堂氛围,上课前播放一段小提琴音乐作品,既能感染学生的积极情绪,也能为导入文章内容做铺垫。在音乐背景下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知“我”和老教授从行动到心理的变化,想一想哪些地方体现了老人对“我”的关爱,哪些地方体现了“我”对老人的敬佩与感激。相较于单调的文字以及以往枯燥的讲解,顺理成章地导入过程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循序渐进地调动想象与创新意识,由此产生深度阅读的内生动力,在趣味实践活动中调动阅读欲望。

二、深度对话,激活情感共鸣

小学语文阅读课堂上开展趣味实践活动,要激励学生融入文本情境,产生深度的文本对话,从中既能调动阅读兴趣,也能促进他们敢想、敢问、敢说,这与以往教师“一言堂”的教育模式截然不同,让每个学生都成为课堂的主人,在大胆质疑与探究中激活情感共鸣,提升阅读效果。以《月光曲》教学设计为例,当大家读到盲姑娘激动地问“您,您就是贝多芬先生吧?”而贝多芬却“没有回答”,只是问盲姑娘:“您爱听吗?我再给您弹一首吧。”此时就有学生产生了疑问:为什么贝多芬没有正面回答问题呢?这个开放性的问题也让大家感到非常有趣,顺势开展小组合作活动,大家各抒己见,大胆地猜测和想象,直到最终反复揣摩人物的语言、动作与思想,理解贝多芬以如此复杂的心情创作月光曲,大家不禁感叹贝多芬的卓越才华以及对劳苦人民的热爱,在深度对话中获得语言美与情感美的熏陶。

三、积极参与,领悟内涵思想

新课标强调生本教育理念,开展小学语文阅读课堂的趣味实践活动,其前提条件就是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教师要给学生创造更多参与的机会,吸引其融入活动过程,深化阅读感知,由浅入深地领悟作品的内涵思想。以《去年的树》教学为例,本节课的主要教学目标除了完成基本的知识任务,认识生字词、理解文本大意以外,还要求学生在阅读中领悟内涵思想,获得情感熏陶,懂得做一个诚实守信的人。在教学中,借助实践活动为载体代入学生的情感体验,通过角色扮演活动再现“小鸟与树”的故事。大家在小组表演时,鼓励他们形成个性化的思维,自由地表达想法、创造情节,并客观评价鸟与树的行为,体会“信用”的重要性,懂得珍惜友谊。整个教学过程中,将阅读与表演相结合,再结合生活中的实际案例,大家对课文内容有了不一样的理解与感悟。

细读品味,升华认知体验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阅读教育活动不能总是停留于浅显层次,而是在尊重学生个性差异的基础上,引导他们细读品味文章,形成多元化的阅读感受,在深度学习与感知中升华认知体验,强化深层次的阅读效果。以《詹天佑》教学设计为例,首先以通读方法了解故事内容,引出詹天佑主张修筑铁路的时代背景;其次进一步细读文章,了解当时修筑京张铁路遇到的种种困难,细数詹天佑如何一次次的改进技术,战胜困难。再有,教学过程中穿插呈现多媒体课件,直观展示居庸关隧道与八达岭隧道的特殊地形,演示不同的开凿方法,又介绍了“人”字形铁路的特殊之处,再结合课文中的文字描述,大家不禁感叹詹天佑的智慧。借助多媒体技术展现中国伟大的铁路工程,使得阅读课堂“活”起来,大家积极地参与讨论,形成个性观点,升华认知体验。

五、融入情境,促进知识迁移
  阅读的关键在于实践运用,将文本内容联系生活实际,促进知识迁移,体现学以致用的教学特色。以《祖父的园子》教学设计为例,要从小学生现有的生活体验与情感认知为切入点,大家一起回忆快乐的童年,以此体会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情感,并且通过多媒体课件介绍作者萧红的生平简历以及文本创作背景、写作风格,体会作者对园子的深厚情感,融入情境、细读感知,通过祖父与“我”的互动,以及细致描写园子里的景色,回忆童年趣事,大家对“童年”这一话题有了更深刻的认知。课后,参照文中拟人、比喻、排比等写作手法,指导学生仿写一处景物,通过读写结合掌握语文知识,锻炼语用能力。

总之,语文教育的魅力不仅仅在于灌输知识、强调能力,更重要的在于鼓舞、激励与唤醒。阅读课堂上,我们不断生成亮点,吸引学生参与、思考与探究,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认知水平与思维特征,基于各式各样的趣味实践活动落实高效课堂的根本目标,让学生在阅读中丰富体验、深化领悟、加强积累,推动个性化阅读与探究式学习,促进语文素养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苗莉.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实践和创新策略探讨[J].读与写,2020,17(34):79.

[2]林敏.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增强实践性的策略分析[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20,14(25):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