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方法的问题分析与思考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1-15
/ 2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方法的问题分析与思考

张艺

山东省德州市庆云县庆云镇韦家小学

摘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能力对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有着重要的影响,教师要重视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引导学生养成优良的阅读习惯,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使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到文章内容中,充分调动学生对语文阅读的积极性,切实强化学生的阅读素养。

关键词:小学 语文 阅读教学方法 问题分析与思考

引言

阅读不仅是语文教学的重点内容,学生学好语文的基础,也是学生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形成的重要途径。长期以来,语文阅读在传统教学思维和模式的影响下,重传授轻过程,不仅效率低下,也难以培养和落实学生的阅读素养的提升。

一、目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存在问题

  1. 应试教育忽视分数不重视阅读

应试教育的大背景下,新课标不断改动,学生们陷于题海战术的侧重点在考试分数上,所有的时间和精力都在学习具体知识上。学生更关心的是自己在学校内的排名,以及自己能学到多少知识。学生盼望自己考取很高的分数,这样才能拥有一张重点高中的入场券。这样的应试教育方式让学生渐渐忽略了阅读,一切以成绩为重。另一方面,应试教育带来的一个直接影响是作业不断增多,学业任务越来越繁重,因此阅读失去了发展的空间,小学生的阅读水平也越来越差,经常发生题目看不懂的情况。

  1. 教学目标不明确

在开展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时,教师首先应该明确教学的目标,只有科学合理的教学目标才能对开展教学活动提供参考依据。然而,就小学语文阅读课堂教学的现状而言,教师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教学目标的设定,往往在教学的过程中想到什么就传授给学生什么,就算确定了教学的目标也极为单调,不能有效发挥教学目标的实际作用。此外,在制定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目标的过程中也具有一定的困难,主要是教师不能良好明确阅读教学的意义,不能有效确定教学任务。因此造成教学目标不明确,对阅读教学的效果产生不良影响。

  1. 教学方式落后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效果往往受限于教师的教学方法。教师在开展阅读教学的过程中,应该使用具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法。同时,教师只有使用合理的教学方式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调动学生的自主学习心理。但是,在目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通常都是采取传统的教学模式,这种灌输式的教学方法使得学生只能被动接受教学知识,不能有效激发学生学习热情,也使学生的阅读能力不能得到良好发展。

二、小学语文阅读习惯培养的积极意义

阅读本身就有让人静心的作用。在加强小学生书写教育的同时,应让学生在经常的阅读练习中体会诸多传统文化元素,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从而让学生能静下心来好好学习,提升各科成绩。传统文化本身就具有美感,是古代人民的劳动结晶,对于增强小学生的审美能力、鉴赏能力,有一定的积极意义。让小学生培养起良好的阅读习惯,有助于学生的综合发展以及其他科目成绩的提高。

三、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方法优化

  1. 重视小学语文阅读,培养学生语文综合素养

在小学语文课堂上重视阅读教学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语文思维,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在正式进行阅读教学之前,教师要让学生独立阅读,锻炼学生独立分析的能力,能够活跃学生的大脑,鼓励学生对阅读文章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强化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教师还可以在课堂上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让学生以小组形式交流沟通,使学生在讨论交流中理解阅读内容,养成合作意识,为往后的语文阅读学习做好铺垫。

  1. 明确语文阅读教学的目标

为了最大程度地展现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方式的作用,教师应该重视阅读教学目标的确定。在制定阅读教学目标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充分了解学生的实际状况,从而制定合理、科学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目标,同时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不断尝试,并重视教学方法的创新。此外,教师还应该制定与教学课程标准相适应的教学目标,以此来调整学生的学习状况。总之,确定教学目标必须具有可操作性和检测性。

  1. 创设直观情境,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要确保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质量和效果,学生对阅读兴趣与否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对于语文教学而言,由语文学科某种角度来说,其说理性比较强,而学生的思维方式比较直接,因此创设教学情境,营造宽松自由、民主的教学氛围就显得尤为重要。例如,在引导学生阅读《海上日出》这篇课文时,首先,我利用多媒体技术引导学生欣赏了海上日出的景观,从学生的心理特点入手初步引起了其和作者情感上的共鸣,接着为学生介绍了作者巴金及其写作背景,使学生了解了这篇课文是巴金在从上海乘船去法国留学的途中,将轮船上观看到的景象,以文字的形式将这幅美丽的画卷描绘了出来,由此激起了学生的阅读兴趣。然后,我给予了学生充足的阅读时间,又以多媒体技术作辅助教学工具引导学生仔细阅读,使学生有了对海上日出动静相宜描写方法的感悟,让学生体会到了作者观察角度的变化和拟人手法的运用。之后,我通过指导学生抓住关键词句感受日出的壮丽景观,激发了学生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最后,我做了课堂小结,引导学生归纳了作者按一定顺序观察的方法,组织学生交流了学习收获。这样,我通过利用多媒体技术创设直观情境,以图文结合的方式引导学生阅读课文,训练了学生凭借语言文字展开想象的能力,切实顺利达到了提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质量的目的。

  1. 教给学生阅读方法,激发学生阅读的内部动力

中华文化以及世界其他各国的文化都有其长处和精华,学生在阅读这些文化典籍时,要学会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从内部进行阅读,只有对文字真正热爱,才能让学生最有效率地完成阅读,这也是提高学生语文成绩的最好步骤。所以阅读方法对于学生来说至关重要,教师不仅要让学生完成固定的阅读任务,还要在这些阅读任务中让学生产生阅读的兴趣。由学生被动式阅读到学生自发主动地阅读,有兴趣地阅读,这才是阅读的最好的办法。阅读可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在于文字美,第二层在于阅读带来的意境美,第三层在于阅读带来的思想美。学生不仅要理解阅读的意义和阅读的内容,还要从中感受到阅读的美感,真正发自内心地阅读。因此教师在教授学生阅读方法时,可以提倡学生做读书笔记的方法,将阅读片段中的一些经典的人物描写方法和叙事手法记录下来,为以后写作文提供帮助。学生也可以采取阅读中获得的描写方法及记叙文写作的方式,丰富自己的写作实践。通过一定的阅读方法指导,以及一定的写作方式指导,会有效地促进学生创作出一篇完美的文章。可以说,阅读对于学生的写作意义重大。

  1. 依托教学文本,积极开展阅读活动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强调通过阅读经典的文学作品来提升学生的情感体验和审美追求,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将课内外阅读结合起来。如,在教学《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时,教师既可以给学生补充杜甫的《春望》《北征》《登高》等诗歌作品,又可以将杜甫和宋代爱国诗人陆游相比较,介绍陆游的同主题的诗歌作品,如《示儿》等,扩大他们的语文知识含量和提高文化素养,为有效课堂的实现提供可能。

结束语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对学生的语文学习有着较为深远的影响,教师要通过阅读的培养提高学生的创造力,充分调动班级内学生对阅读的积极性,使学生养成热爱阅读的习惯,强化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参考文献

[1]阿尔达克·那斯坦.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问题及解决方法分析[A].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20年中小学素质教育创新研究大会论文集[C].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20:2.

[2]沈贵国.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实践和创新策略研究[J].天津教育,2020(23):82-83.

[3]徐笑.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教法探析[J].新智慧,2020(21):107-108.

[4]尹丽娟.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方法的研究与启迪[J].新课程,2020(29):61.

[5]张树雄,刘少成.新课改背景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方法[J].学周刊,2020(18):127-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