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重视小学数学的概念教学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1-15
/ 2

如何重视小学数学的概念教学

肖少林

湖南省衡阳市祁东县黄土铺镇中心小学湖南祁东 421600

【内容摘要】

概念是一种思维形式,反映事物的本质属性。人在认识过程中,把事物的本质属性抽象出来加以概括,就形成概念。概念教学是小学数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概念是组成数学知识结构系统的细胞和元素。同时数学概念又是学习数学知识的基石,是培养数学能力的前提。因此,重视小学数学的概念教学,就显得意义非凡。

【关键词】:温故知新、兴趣导学、灵活运用、适时激励

在教育教学管理的工作中,我发现一部分农村数学教师对数学的概念教学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概念教学还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存在着“重算轻理”的现象。特别在低年级教师尤为突出。低年级的数学教学,由于数目小,题目简单,学生尚能对付;长此以往,学生到了中、高年级由于基本概念模糊不清,问题成堆,就成学困生了。因此,我们应该从一年级开始,就重视数学概念的启蒙教学。为了加强小学生数学概念教学,教师必须认真钻研教材,全面掌握小学数学概念的系统,摸清概念发展的脉络。以下是我在数学教学中总结的几点体会:

一、温故知新,把握数学概念的阶段性和连续性。

人的认识过程是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片面到全面螺旋上升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掌握数学概念的阶段性和连续性,让学生在上每一节数学课时都能先复习前一阶段的数学概念及相应的练习题,不仅可以讲清概念的基础知识,还达到举一反三的教学效果,以启发学生学习并掌握数学新概念、新知识。同时,在数学教学中,既要注意教学的阶段性,不能把后面的要求提到前面,超越学生的认识能力;又要注意教学的连续性,教前面的概念要留有余地,为后继数学概念教学埋下伏笔。

二、兴趣导学,重视直观教学及时抽象概括。

影响数学概念学习的因素之一就是感性材料和感性经验的数量与质量。小学数学的概念形成过程中有较多的概念主要依赖对感性材料的概括。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识规律,根据教学内容积极创设条件,充分运用实物、模型、教具、情境图等感性材料,让学生通过眼看、耳听、手动、口讲等形式来加深对新概念的理解。特别是低年级更要注重直观教学,通过感性材料的认识与比较,丰富学生从表象认识到形成科学的数学概念,并且培养学生理解能力,发展学生思维能力。

三、灵活运用,数学概念特点的教学方法。

小学数学概念分为九类,各有各的特点,就是同意类概念,初级概念与后继概念的特点的一下要求也不一样。有的要强调从实际引出概念,有的要从旧概念中引出新概念,有的仅是描述,,有的要下定义,例如:长方形的周长=(长+宽)ⅹ2或长方形的周长=长+宽+长+宽;长方形的面积=长ⅹ宽等。有一些原始概念,是作为常识来运用的,例如:等号、得数、长、宽、高等。有的当作口语来运用,使学生逐步领会它的意义,例如:加上、除以、相等、还剩等。  由于数学概念具有较高的抽象性、概括性,而小学生容易受到自身概括水平的制约,加上分析理解能力较低,不能一下子概括出概念的主要方面或特征,以及事物各部分之间的联系,在概念学习过程中容易受到负迁移的影响。在教学过程中,如果教师能够合理使用实物、实例进行教学则有利于克服小学生在这一感知认识上的困难。

四、适时激励,让学生进行充分的体验与感悟。

 如何把一些抽象的数学概念变为小学生看得见、摸得着、理解得了的数学事实?这是每一位数学教师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必须要考虑的问题。每讲完一个新的概念,要有适当的练习题让学生练习,从而引导学生进行归纳形成合理的概念系统。注重实践操作,不仅使学生吧学到的概念更加系统化,而且能够达到巩固加深所学的概念。同时,加深要根据小学生的心理、生理特点,适时地给予学生充分的激励,例如:“你今天表现得太棒了!”“你说得真好!”“你解答得非常清楚!我们也要向你学习。”让学生在加深的充分肯定后,一定更加能把注意力集中到有意识的教学活动中来,同时也有助于他们形成完整的概念体系。

如果每一个教师都本着“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的基本信念,我们就会站在学生的角度、立场上替学生想一想。从小给学生打好数学的初步基础,发展思维能力,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是多么有意义。因此,我们应该树立高尚的道德情操,提高专业水平,你才能在教育工作中真正实现自己最大的价值。这是我在教育生涯以及课改后的教育教学管理中的一点认识,我仅谈的是个人的看法,微不足道,还望专家和同仁多做指导,谢谢。





【参考文献】

  1. 邱学华主编.小学数学教学研究.福建:福建具有出版社,1990

  2. 任云云主编.浅谈小学数学概念教学的引入.小学数学教学参考.2010

【3】 编委会.现代教育理论与实践指导全书.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11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