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客观题的备考策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1-15
/ 2

高考历史客观题的备考策略

李文莉

贵州省遵义市第二中学贵州遵义 563000

【摘要】当前高考历史客观题题干多以材料形式出现,对学生的知识迁移、理解能力、综合能力等方面的要求较高,如何解答高考客观题,笔者长期在一线教学,就自身的经验和思考与大家进行分享。

【关键词】历史高考 客观题 高考备考

历史高考客观题的攻克,在历来解答高考题中既是考生提高分值、拉开与别人分值距离的关键,也是提高高考分值的难点。在近十余年的教学中,时常遇到一些相对基础比较扎实、但欠缺逻辑思考的学生,或逻辑思维比较强、但基础知识又相对欠缺的学生在解答高考客观题时,时而得心应手、游刃有余,时而束手无策、杂乱无章,甚至有时会选出一个最不可思议的选项,失分连连。反思学生出现这种现象, 恰恰体现出学生应考的历史综合素养的欠缺。当前高考评价体系明确“情境”是高考评价体系中的考查载体,“一体四层四翼”是考查的内容和要求。这就为教师和学生的备考中提出了明确的方向,只有在具备“一体四层四翼”所要求的综合历史素养时,才能高效准确的解答出高考客观题。

2020年高考历史客观题让我们再次感受到当前高考命题的一贯思路:把历史“情境”和“情境活动”作为题干的载体,紧密联系学生日常生活实际、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让学生在真实的背景下发挥核心价值的引领作用,运用必备知识和关键能力去解决实际问题,全面综合展现历史学科素养水平。这对学生“死记硬背”“机械刷题”“题海战术”的传统高考备考策略是一个有力的挑战,这就要求我们从教者必须思考如何引导学生在高考备考中从以往的单纯“解题”向当前的“解决问题”的综合思维模式转化。

基于以上反思,笔者认为当前的高考备考准备中以下几个方面必不可少:

一、夯实基础,回归教材

高考评价体系“四翼”之“基础性”要求就是通过“四层”之必备知识来实现。2020年高考命题因为新冠病毒疫情的冲击注重基础性,2018年、2019年的高考历史命题仍然注重回归教材。所以,无论历史情境如何变换,基础知识仍然是解决问题的根基,高考备考的一轮、二轮、三轮复习至始至终都要强调回归教材。

如何落实基础知识的备考呢?首先,构建实用的知识体系,即不追求知识体系的完备,而是突出历史转折关键时期,如公元前5世纪前后、15世纪前后、19世纪中期、20世纪中期的东西方世界等。其次,狠抓阶段特征,刘芃研究员说过“纲举目张……历史特征就是纲,是解读历史的正确方法,也是题目构造的主要方法……教学中抓住特征性(需要抽象思维)可以事半功倍。历史特征就是守株待兔的地方”。

再次,注重知识的古今中外纵横关联。

二、注重培养“时空”观念的历史素养

新课标指出“‘时空’观念是指在特定的时间联系和空间联系中对事物进行观察、分析的意识和思维方式。任何历史事物都是在特定的、具体的时间和地理条件下发生的,只有将史事置于历史进程的时空框架中,才可能对史事有准确的理解”[1]据此可知,“时空”观念素养的培养不仅要求学生掌握表时序的纪年、断代、时间轴、大事年表和表空间的历史地图,更重要的是从时代特征及地理环境(尤其是其所包含的政治、经济、文化的特点的视角,也就是一种社会环境的视角)来解释史事。

三、建立历史解释的多元化思维

纵观近年来的全国卷历史客观题,具有思维视角多元结构,主观性强的特点。这类试题材料设问往往通过“说明”“反映”等方式体现对材料的理解是多元的,因此题目有意提醒考生要以更广阔的空间思维视野理解使用材料。可以这样说,客观题主观化是近来全国历史试卷的一贯风格也是未来较长一段时期的命题趋势,这就要求教师在培养学生历史解释思维时,让学生明确知道历史解释不必强求一致。历史解释是今人对历史的认识,不同时代的人对历史解释不一,同一时代的不同史学家对历史现象也有不同解释,历史解释是多元化的。引导学生认识到历史解释要以史料为依据,而史料是前人对事实有选择的记载,这一过程并不客观。即使史料未包含史家的评判之语,史料本身就隐含了史家的判断与解释。教师应该有意识的向学生展示不同角度的史料,以多元的史料启发学生从不同侧面思考历史,形成对历史的立体认识。

四、强化历史学科客观题正确选项最佳性特征

在当前历史客观题主观化的大背景下,正确选项已不再是单纯的史实判断与事实正确,更关键的是包含了最佳、最合理的历史解释因素和价值判断。学生在解答客观题时如果仅仅限于审视题干的问题、时空、关键词,而不结合选项综合思考,很容易掉入出题者的陷井,甚至像笔者在文章开端提到的“学生会选一个最不可思议的选项”。为了避免此类现象的少发生,笔者建议:

首先,学生在解答客观题时,不能单纯一味的审视题干后再逐个分析各选项,而是在掌握题干问题、时空、关键词后结合四个选项一起思考,首先排除两个最不可能的选项,然后在剩下的两个选项中反复比较题干内容寻找出最佳选项。

其次,研究高考历史客观题出题特点。比如高考客观题往往表现为“命题3变1不变”:考点常变、材料不雷同、设问不拘一格、选项的构成永远不变。选项由“名词”加“前后词”构成,错误的选项往往具有的特征(名词:张冠李戴;以偏概全;偷换概念。

前后词:夸张;绝对;主观;武断;凭空乱说;时空错乱;违背常识;自相矛盾)。

正确的选项又往往具有的特征(表述严谨客观平实,挑不出毛病)。

因此教师引导学生要多关注选项前后词的特点,小心判断,减少解题

的错误率。

再次,有的学生做题速度较快,会有剩余时间检查部分试题,笔者多年教学中发现,学生检查改过的客观试题改错的概率远远大于改正确的概率,这主要是由于学生初次审题时会比较全面的掌握试题信息,而检查时则往往会夸大某些信息,从而选出一个错误选项,笔者一贯主张学生对历史客观题要相信第一感觉。

五、结语

2020年高考已经落下帷幕,高考备考的脚步却不会停止,从教者的学习和反思也永远在路上。以上是笔者学习他人优秀经验和自身从教实践的一些感受,与大家一起分享。

【参考文献】:

[1]王瑶.高三历史有效复习方法初探——兼谈二轮备考基本策略[J].好家长,2014(18)
[2]周正文.2014年高考考前对学生的指导之一:临考复习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