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临床药学角度分析儿科阿奇霉素的用药不良反应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1-15
/ 2

从临床药学角度分析儿科阿奇霉素的用药不良反应

郑峥 刘安会 房传侦 谢绍华 蒋敬荟

聊城市人民医院 山东聊城 252000

【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儿科阿奇霉素的用药不良反应。方法:研究选取 2018 年 3 月~2020 年 3 月在我院儿科进行住院治疗的患儿

90 例,分为对照组以及观察组各 45 例,对照组将采用静脉滴注阿奇霉素治疗,观察组则采用口服阿奇霉素治疗,观察两组患儿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以及治疗效果,分析其药理作用。 结果:在采用口服阿奇霉素治疗的观察组患儿中,出现不良 反应发生率为 2.22%,低于对照组的 13.32%,x2=3.8726,P=0.0491;观察组患儿的治疗有效率为 97.78%,对照组患儿的治疗有 效率为 91.11%,结果显示两组对比无明显差异,x2=1.9059,P=0.1674。结论:在儿科疾病治疗中,采用口服阿奇霉素治疗,其 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静脉注射,安全性较高, 且治疗有效率较高,能够提高用药安全性。

【关键词】儿科;阿奇霉素;用药不良反应;药学分析


前言:在临床儿科中,因患儿年龄较小,且免疫系统尚 不完善,在用药选择方面存在较大局限性。加强临床用药安全, 需对药品的不良反应进行监测,以提高用药安全性。阿奇霉 素是儿科较为常见的抗菌药,对细菌感染性疾病治疗效果较 佳。在使用阿奇霉素治疗的同时,需控制用量,以减少不良 反应的出现。过量使用阿奇霉素,易对患儿的心肾功能产生 损害,影响疗效。本次研究旨在探讨阿奇霉素在临床儿科的 不良反应发生以及药理分析, 现研究选取 90 例在我院儿科住 院接受治疗的患儿,采用不同给药途径,分析其用药不良反 应以及疗效。现将具体分析报告如下:

  1. 资料及方法

资料

本次研究选取 2018 年 3 月~2020 年 3 月在我院儿科进行 住院治疗的患儿 90 例为观察对象,采用随机抽样法分为对照 组以及观

检查相关指标基本正常,则为有效;若患 儿在治疗后,临床症状无明显改善,且实验室检查指标无明 显变化,病情甚至加重,则为无效。患儿治疗有效率为= (显 效+有效)/总数X100%。

统计学

文中计数(X2 检验)、计量(t 检验)资料用 SPSS20.0 软件处理,

P < 0.05 表示对比数据有很大差别。

  1. 结果

对两组患儿用药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情况进行比较分 析, 观察组中出现恶心呕吐的发生率为 2.22%,均无过敏性 皮疹以及发热发生,对照组出现恶心呕吐、过敏性皮疹以及 发热的发生率均为 4.44%,结果显示观察组患儿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结果如表 1:

表 1:两组不良反应比较[n(%)]

察组各 45 例,对照组将采用静脉滴注阿奇霉素治疗, 观察组则采

过敏性皮

对照组

45

2 (4.44)

2(4.44)

2(4.44)

6(13.32)

观察组

45

1 (2.22)

0(0.00)

0(0.00)

1(2.22)


组名 例数(n)恶心呕吐

发热 不良反应

用口服阿奇霉素治疗。其中对照组 45 例患儿中男 患儿 23 例,女患儿 22 例,年龄范围为 1~8 岁,平均年龄为 5.23±1.23)岁,病程范围为 3~14 天,平均病程为(8.16±2.45) 天,疾病类型:15 例急性扁桃体炎、16 例肺炎、9 例急性咽 炎、5 例软组织感染;观察组 45 例患儿中男患儿 24 例,女患 儿 21 例,年龄范围为 1~7 岁,平均年龄为(5.12±1.45)岁,病程范围为 3~15 天,平均病程为(8.34±2.11) 天,疾病类型: 14 例急性扁桃体炎、 16 例肺炎、 10 例急性咽炎、

5 例软组织 感染。选取标准: 90 例患儿均符合阿奇霉素的用药标准,且 均存在不同程度的细菌感染。排除标准:排除有阿奇霉素过 敏史、慢性疾病史、先天性遗传病史以及自身免疫系统疾病 史患儿。本次研究已通过医学委员会批准,且均获得患儿家 属同意

疹 发生率

X2-- - - 3.8726

P 0.0491

注:2 组对比结果,p < 0.05。

对两组患儿治疗后的效果进行比较分析,观察组中 患儿的显效率为 46.67%,有效率为 51.11%,总有效率 为 97.78%,对照组中患儿的显效率为 42.22%,有效率为 48.89%,总有效率为 91.11%, 结果显示两组患儿的治疗有效 率对比无明显差异,结果如表 2:

2:两组患儿治疗效果比较[n(%)]

组名 例数(n) 显效 有效 无效 有效率

并签署知情同意书。组间资料对比,P 值〉0.05。

方法

对照组:采用静脉滴注阿奇霉素治疗。根据患儿体重计 算静

对照组 45

19

(42.22)

21

22

(48.89)

23


4(8.89)

41

(91.11)

44

脉滴注量,滴注剂量范围为 10~500mg, —天 2 次,连续 治疗 1 周。

观察组 45

(46.67)

1(2.22)

(51.11)

(97.78)

观察组:采用口服阿奇霉素治疗。根据患儿体重计算口 服剂

量,口服剂量范围为 150~500mg,—天 2 次,连续治疗 1 周。治疗期间注意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 况,出现不良反应应立即报告经管医生,及时处理。

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儿出现的不良反应进行分析统计,不良反应包 括: 恶心呕吐、过敏性皮疹以及发热。同时对比两组患儿的 疗效:患儿在治疗后,临床症状完全消失,且实验室检查相 应指标正常, 则为显效;若患儿在治疗后,临床症状较前明 显改善,且实验室

X2- - - - 1.9059

P 0.1674

注:两组治疗后比较,P > 0.05。3 讨论

在临床儿科中,患儿的各个器官功能发育尚未完善,在 进行药物治疗时,易出现较多的不良反应,影响治疗效果。 阿奇霉素是临床儿科较为常见的一种抗生素,属于大环内酯 类。阿奇霉素属于广谱类抗菌药,对于临床上常见的致病菌 具有较好的抑制作用。该药物运用在儿科中,患儿出现的不良反应通常有发热、胃肠道不适以及出现皮疹等。同时患儿 出现的不良反应中,胃肠道反应占一半以上。在患儿出现不 良反应时, 及时进行停药处理,患儿可自行缓解,若出现严 重不良反应时, 需及时进行针对性药物处理。在使用阿奇霉 素对患者进行治疗时, 需控制剂量以及次数,根据患儿的病 情以及体重情况进行剂量的控制。在剂量过大时,药理作用 易产生毒性,对患儿的肝肾功能以及血液系统均有较大的损 害。

在本次研究的结果中显示,观察组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的 发生率高于对照组,同时两组患儿的治疗有效率对比无明显 差异。分析其结果,观察组患儿采用口服阿奇霉素治疗,患 儿均无出现发热以及皮疹等不良反应,所以在阿奇霉素给药 途径的选择中,采用口服制剂有较好的应用效果,患儿出现 的不良反应较少,安全性较高。同时在对于阿奇霉素的剂量 选择中,需严格控制剂量, 尽量做到“服三停四”,不可连 续过长时间给药,避免出现体内药物浓度过高,引起不良反应。

综上所述,在儿科中运用阿奇霉素治疗,需根据患儿的 自身病情进行药物治疗,同时需控制药物剂量。并尽量选择 口服药物治疗,以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同时对用药过程进 行密切监护, 以提高药物的安全性,改善预后,确保用药的 安全。

参考文献:

黄铁燕.儿科临床中阿奇霉素用药不良反应与临床药 学分析

[J].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2020,7(38):151-151.

舒湘岑.儿科临床中阿奇霉素用药不良反应与临床药 学分析

[J].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7,10(15):101-102.

陈丽琴,陶蕾.64 例小儿静滴阿奇霉素不良反应的观 察与护理措施[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9,4(10):1-1.

沙士义.注射用阿奇霉素致儿童不良反应危险因素研 究[J].中国现代医生,2017,55(14):82-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