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为学困生撑起一片蓝天 ——谈谈转化初中学困生的方法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3-03
/ 2

用心为学困生撑起一片蓝天 ——谈谈转化初中学困生的方法

李文娟 张荷蕾

陕西省汉中市城固县崔家山独丘山九年制学校 陕西省汉中市 723213

摘要:我国城市化发展速度不断加快,农村地区劳动人口不断流入到城市中,导致农村留守儿童数量不断增加,留守儿童在学习和生活上出现许多问题,尤其是在学习上逐渐发展成为学困生。学困生是指在短期内学习遇到问题。学生自己以及教师通过共同努力,解决学困生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提高学困生的学习能力,从而获得良好的学习效果。深入分析初中学困生遇到的问题,实施有效的转化方法,为农村初中教学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农村学生;学困生;转化

引言:

农村学生进入初中阶段,由于农村学校基础设施条件较差,并且学生缺乏父母的关爱,教师的教学水平有限等因素,会使学生逐渐发展成为学困生。此外农村学校缺乏有效的管理,未能给予学生更多的关心和照顾,许多学生的精力未能投入到学习中,导致学生学习成绩不断下降。农村学校以及教师在解决学生学习上遇到的问题时,应为学困生撑起一片蓝天,采用多种方法,使学生进入到正常的学习状态。

  1. 农村学困生的形成原因

    1. 基础方面原因

基础方面的原因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农村学生在义务教育阶段,尽管政府已经减免多数费用,但是农村地区人均收入水平较低,学生父母无法承担更多的学习费用,会要求学生出去打工,或者未能给予学生学习足够的重视,导致学生在学习上出现问题;第二,部分农村初中学生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但是未能掌握有效的方法,并且受到学校环境、家庭环境以及社会环境等影响,学生的学习效率不断降低;第三,初中阶段学生会学习到较多的学科,学生在短时间内无法适应,因此在学习中会出现吃力的情况,致使学生逐渐发展成为学困生。

    1. 教学方面原因

教学方面的原因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农村教师教学水平较低,在教学中会向学生提出较高的要求,学生在学习中遇到许多困难,教师未能及时指导,进行解决,学生的学习兴趣不断降低,对新学习的知识产生抵触厌烦情感,不利于学生保持良好的心态进行学习;第二,农村初中学生在学习习惯上存在较多的问题,如未能及时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未能做好课后复习,以及未能合理安排时间进行学习等,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效率不断下降;第三,教师与学生父母缺少沟通,主要是多数学生父母外出打工,无暇顾及学生的学习,导致学生处在无人监督的状态进行学习;第四,学校未能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学生无法产生学习的欲望,长此以往学生未能形成良好的学习意识。

    1. 管理方面原因

管理方面的原因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由于农村地区教学资源有限,并且缺少足够的教师,学校会采用大班教学的方法,导致教师承担较大的工作压力,并且缺乏有效的管理方法,班级经常出现混乱的情况,影响学生正常学习;第二,农村学生存在较为明显的差异性,教师无法照顾到每名学生,学生在学习、思想以及行为等方面容易出现问题,教师未能及时解决;第三,教师与学生缺乏有效的交流,由于缺乏有效的交流,教师与学生未能建立稳定的情感关系,学生在情感方面的需求未能得到有效满足,使学生出现消极的学习态度;第四,教师将更多的精力用于讲解知识,但是学生的学习能力存在较大的差距,成绩差的学生在学习上会产生较大的压力,导致学生逐渐失去学习兴趣,最终使学生发展成为学困生。

  1. 农村初中学困生转化方法

    1. 给予学生更多的关爱,增强学生学习信心

学生转变学困生,在受到外部因素影响的同时,主要是学生自身基础能力较差,并且学生在学习中使用的方法存在问题,学生无法获得应有的效果。此外学生未能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学习中缺乏自信心,导致学生逐渐发展成为学困生。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应给予学生更多的关爱,与学生进行广泛的交流,在交流中建立情感联系,并指导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规范学生的学习习惯,运用鼓励性的语言,增强学生的学习信心。此外教师应时刻关注学生的心理状态和日常生活状态,由于农村初中学生多为留守学生,在生活上缺乏父母的关爱,会使学生产生严重的心理问题,并且学生受到社会因素的影响,学生误入歧途,走上犯罪的道路。教师应经常到学生家中进行家访,与学生在家庭环境中进行交流,让学生放下抵触厌烦的情绪,感受教师带来的温暖和关爱,使学生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学习中。

    1. 采用多种方法,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学困生在学习中会遇到许多问题,教师应结合教学内容以及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采用多种方法,通过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产生战胜困难的勇气,学生在学习中可以逐步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从而获得良好的学习效果。教师在教学中应给予学生更多的鼓励,增强学生的学习信心,并指导学生设置合适的学习目标,通过完成学习目标,学生可以积累更多的知识,提升学生基础知识的稳定性,以基础知识为出发点,学困生的学习能力会不断提升,从而获得良好的效果。

以讲解部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秋天的怀念》一文为例,本文教学目标要求学生准确带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朗读中抓住文章细节,揣摩人物内心世界,同时在朗读中品味文章质朴深层的语言。教师在教学中,采用分层教学方法,结合学困生的实际情况,在分层教学中引导学生将自己的情感融入其中,解读我和母亲产生的深切情感,从而更好地掌握人物内心世界,感受亲情和生命的价值。学困生在学习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设身处地的体会作者与母亲的经历和感受,使学生真正感受到母爱的伟大,有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态度面对生活。

    1. 指导学生养成正确的学习习惯

学困生在日常学习中未能形成良好的习惯,导致学困生的思维、行动以及表达等均存在一定的问题。但是学困生自身存在一定的闪光点,教师应细心观察每名学困生,积极找出学困生的优点,基于优点向学困生提供更多的帮助,重点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困生在学习中,在思想上出现不集中的情况,教师在锻炼学困生注意力时,首先与学困生做喜欢做的事,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保持良好的状态,然后借助学生的状态,教师为学生设置适合的学习内容,并指导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学生按照教师的要求进行学习,可以获得良好的学习效果,有助于增强学生的学习信心。学生在按照教师要求逐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后,在日常学习中会严格要求自己,将学习中遇到的问题进行整理,然后通过向教师寻求帮助,学生获得指导后,会有效提高学习能力,使学生由学困生转变为优秀的学生。

    1. 学校应完善基础设施,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农村学校基础设施条件较差,会影响学生正常的学习。我国政府已经加大农村学校基础设施的投入,使学校原有的面貌不断发生变化。许多低矮昏暗的教室,已经由高大明亮的教室代替,并且在学校内部,会设置篮球场、足球场等体育活动场所,还会在学校中设置实验室、图书阅览室以及多功能活动室等。学校为学生创造许多教学资源,一方面是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使学生保持愉悦的心情,有助于学生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在学习中,另一方面让学生感受到来自学校、社会等带来的温暖。许多地区的公益组织,会经常到农村学校开展慰问活动,在活动中给予学生更多的帮助,在学困生转化问题上,公益组织会采用多种方法,解决学困生在学习和生活遇到的问题,有利于学困生转化。

  1. 结语:

综上所述,在农村初中学困生转化工作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采用多种方式,指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增强学生学习信心,使学困生产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获得良好的学习效果。学校以及社会等,加大农村学校的投入力度,为学生营造良好的环境,提高学困生的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1. 徐静.“学困生”的心理剖析与教育对策[J].科技资讯. 2006(15):76.

[2]杜志强.困生转化工作的几个误区[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02(03):453.

[3]骆伯巍,陈家麟.学习困难学生的心理卫生学成因及矫正[J].教育评论. 2002(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