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班级文化,共创美好未来——浅谈农村小学班级文化建设的现状与策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5-14
/ 2

建设班级文化,共创美好未来——浅谈农村小学班级文化建设的现状与策略

吴丽媛

浙江省 义乌 市 廿三里第一小学 322000

【摘要】本文阐述了当今农村小学班级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和如何从 “物质文化”、 制度文化“、精神文化”、“家校合作”四个方面来构建班级文化建设新局面。

【关键词】农村小学 班级文化建设 主要问题 新局面


俗话说:“环境造就人。”一个班级的文化环境对于学生的熏陶是潜移默化的,它对学生的成长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它具有无形的教育力量,往往会起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作用,但受应试教育和传统教育的思想的影响,目前大多数农村小学班级文化建设的潜力未充分挖掘,班级管理模式单一、陈旧、封闭、僵化,缺乏个性,不符合学生多方面发展的需要。

一、层层分析,看透班级文化建设老问题

(一)班级文化意识淡薄

这里包括学生家长、教师、学生三方面因素。不少农村家长对学校教育作用缺乏全面认识,往往只关心学生的课程考核成绩,而忽视甚至漠视学生素质的均衡发展,这就造成教师在进行一些班级文化建设时,学生得不到家长积极、有利的支持和指导。一些教师由于对班级文化内涵缺少系统的认识,在进行班级文化建设时,把更多的目光放在“班级学风”的塑造上,导致了班级文化的“营养不良”。同时,片面地强调学习,不仅造成了一部分学生学习中“事倍而功半”的现象,也使班级文化的建设受到了局限。家长与教师的意识当然也影响到学生,久而久之给他们的发展带来了极大的影响。

)班级建设缺乏创造性

以教师为中心班级建设缺乏创造性,不符合学生多方面的发展需要。在班级文化的建设中,我们很多农村小学的班级找不到“个性文化”。时代呼唤有个性的新人,民族需要有个性的发展,教育是为了让学生的个性得到积极发展。农村小学的班主任应做一个有心人,利用农村又是,开发适合农村学生发展,具有农村特色的班级文化,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在市级的班级生活中有效地存进学生人格的健康发展,形成蓬勃向上的班级文化。

二、拳拳出击,构建班级文化建设新局面

(一)精心设计——美化班级物质文化

班级物质文化是通过对所在班级环境设计、布置以及在此过程中的相关要求而形成的一种文化形态,它是班级物质文化建设的“硬件”,也是班级文化的表层。它不但体现了班级的精神面貌,而且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心理健康。因此,我特别重视班级环境的布置。每次布置教室,除了做到教室宽敞明亮、地面整洁、空气流通、桌椅摆放整齐外,还充分利用好每一个空间,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让他们自主动手布置“共同的家园”。

教室是学生学习、生活、交际的主要场所,是教师授业、育人的阵地,是师生情感交流的地方。实践正明:整洁、明丽、温馨的教室环境,可以激发性情、陶冶情操,给人以启迪教育,深刻地影响着学生的思想品德、行为方式及生活方式。

(二)自主管理——创立班级制度文化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班级制度文化是以班规、班纪为内容的班级师生共同制定、认同和遵守的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所表现出的文化形态。班级制度文化的建设,为学生提供了评定品格行为的内在尺度,从而,使每个学生都能在一定的准则规范下自觉地约束自己的言行,使之朝着符合班级群体利益,符合教育培养目标的方向发展。因此,我们在制订规章制度时不仅要注意制度本身的科学完善,还要赋予制度以文化色彩,使其具有浓厚的人文气息。

1.交给学生选举权和调整权

交给学生选举权和调整权,给学生以充分的民主,是发挥学生主体能动性的保障。班委会成员和其他小干部通过推荐、自荐,再由全体同学民主选举产生。班委会有权通过评分、考核,调整小组长和科代表。班干部的产生要体现出班级管理的“民主”与“集中”,才能为班级管理带来生机。

2.交给学生《班规》的制订权

《班规》是建立自主教育的标杆。被学生接受的《班规》才会真正起到引导、调整、规范学生行为的目的。所以,要交给学生制订权,放手让学生自己制订《班规》,使它成为班级集体意志的体现,成为学生进行自主教育的依据,成为规范自己言行的准绳。比如:开学初让每位学生至少制订一条上学期做得不够好,这学期须约束的制度;确定班委会例会制度;采用“值日班长制”“班干部轮换制”等。又如,《值日班长日记》记录学生的出勤情况、好人好事,记录学生学习的苦与乐、喜与忧、得与失、勤与惰,成为见证班级成长的文字相册,成为联系师生情感的纽带和桥梁。再如,“活动记载本”里栩栩如生的描绘,点点滴滴的渲染,会使班级文化拓展、升华。

3.交给学生品行考核权

“民主量化管理制度”是本着民主的原则,在《班规》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所谓“量化管理”即依据《班规》进行品行量化考核,并实行奖励制。我们把考核权给予每个小干部,对表现好的、进步快的,都用“笑脸”作为奖励。每周总结,向“笑脸”总数排在前十位的学生颁发“喜报”,并向家长祝贺。这些都由班长组织、操作。我们坚持实行民主量化管理,把管理自己、教育自己的权利还给学生。

(三)营造氛围——焕发班级精神文化

班级精神文化对人的感染力是巨大的,它使置身于其中的每一个学生都感到一种无形力量和高尚精神的存在,有意或无意地影响、支配着学生的行为,陶冶着学生的情操。班级文化是指班级所形成的价值观、道德观、行为方式、人际关系、集体舆论以及各种认同意识所表现出的文化形态,它是班级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和深层结构要素,也是班级文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在农村小学中,无法解除更多英雄人物、国情教育基础等实际东西的陶冶,所以,只能从小处抓起。

1. 利用农村优势,开发有效的活动载体。

在班级观念文化建设中,离不开文化载体,如节日文化活动、小电视台展播、红领巾广播站、主题中队会等。但以上载体中,农村学生相对缺少参与公益文化活动和家庭文化活动的机会,所以我们可以结合农村优势,不断开发适合农村小学生的活动载体。如,可以就本地农村中某一优质果蔬的丰收季,开展“观察种植基地”、“采访果(菜)农”、“小小品尝会”等实践活动,然后再来为这一果蔬打入更大市场进行“广告创意发布会”的主题队会,通过这一系列活动,让农村学生了解本地的风土人情文化,更增添了农村学生的自豪感。再比如说,利用农村学生与动物、农作物的亲近优势,结合日记,写一写某动植物的跟踪日记,有条件的用照相机摄下与日记内容相吻合的图像资料,纪录小动物或农作物的生活、生长情况,培养学生爱护动物、热爱自然、热爱生命的情感。对自然的热爱、对家乡的热爱、对生命的热爱,这些不也正是人类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价值观、人生观吗?

2.培养创新精神与自主精神

为培养学生的自主精神与能力,每周安排一名学生担任学生班主任,主持、管理一周中班级的日常工作,处理同学中发生的事件,组织同学开展班级活动。针对不同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结合弘扬民族精神的主题中低年级开展“我听爷爷讲家乡的故事”活动。高年级学生活动后写了研究小课题和调查报告等形式表达自己的实践感受。

班级文化建设是一项长期而细致的过程,在探索如何创建良好的班级文化上,还有很多事情需要我们去思考、去做。城市有它的文明、时尚之美,农村有它的淳朴、自然之美。记得罗丹曾说过: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我们缺少发现美的眼睛。针对目前农村小学的班级文化现状,我想说的是,我们不是缺少班级文化,而是缺少挖掘班级文化的动力。动力哪里来,或许还是那个字:爱——一份来自对农村天地、对农村学生、对农村教育事业的爱!

因此,我将努力完善班级文化建设,为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而努力!



参考文献:

1.《优秀班集体建设经验谈》[J]. 戴兵摘于 2007 年 5 月 《班主任》

2.《21世纪班主任工作案例》[M].杭州出版社。 2001 年第 1 版 张延权主编

3.《班主任工作漫谈》[M].漓江出版社。1993 年第 1 版 魏书生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