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托伐他汀的药理作用及控制血脂的效果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5-18
/ 3

阿托伐他汀的药理作用及控制血脂的效果

郇丽娟

丹东市振兴区侨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辽宁丹东 118000

摘要:目的 对阿托伐他汀药物的药理作用以及临床治疗中对血脂的控制效果进行研究。 方法 在本次研究工作中,将我院在2019年1月到2020年12月期间收治的64例冠心病高血脂患者作为研究样本,采用临床随机数字均分的方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患者人数均为32例。在进行临床治疗的过程中,两组患者均采用冠心病的常规治疗方法,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从基础上增加阿托伐他汀药物进行临床综合性治疗,对照组患者则采用辛伐他汀药物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临床治疗结束后的血脂和血浆B性脑钠肽(BNP)进行检查。结果 两组患者在临床治疗结束之后,两组患者的总胆固醇以及三酰甘油等指标水平都要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此外,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观察组患者的变化情况要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在治疗期间出现不良反应的几率要明显低于对照组,且P>0.05。结论 对于血脂控制方面的临床治疗,采用阿托伐他汀药物能够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时该药物在临床治疗中还能够改善患者的BNP水平,这对患者的愈后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阿托伐他汀;血脂;药理作用

在临床中,冠心病是比较常见的一种心脑血管疾病,该疾病对患者的生命健康危害是非常大的。通过相关研究发现,该疾病的病因是因为患者体内的血脂含量过高,导致冠状动脉出现粥样硬化,最终造成该疾病的出现。随着近些年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冠心病的发病率逐渐上升,该疾病患者在日常生活中需要对血脂进行有效的调节,同时积极配合相关治疗才能够改善病情。他汀类药物在冠心病患者中是比较常见的一种药物,该药物能够对患者的血脂进行有效的控制,从而保证患者的正常生活工作等。

1 资料和方法研究

    1. 基础性资料分析

本次研究工作中,选取我院在2019年1月到2020年12月期间收治的64例冠心病高脂血症患者作为研究样本,通过临床数字随机方法将样本均为分2组,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中人数均为32例。在观察组中,患者人数比例为男:女=17:15,患者年龄分布区间为43岁到78岁,平均年龄计算得知为59.31岁。对照组患者中男:女=18:14,患者年龄统计为42岁到79岁之间,平均年龄达到了58.78岁。对两组患者的临床基础资料进行对比,其差异不满足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本次研究的两组患者,其全部符合冠心病高脂血症的临床症状,且患者中将肝肾等功能性疾病患者排除在外。

    1. 临床治疗方法

在两组患者收入医院进行治疗期间,全部都给予常规的冠心病临床治疗方法,然后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添加阿托伐他汀药物的临床治疗,服药剂量控制在1片/晚,服药时间控制在每天睡觉前。而对照组患者在临床治疗期间则采用辛伐他汀药物进行临床治疗,服药剂量同样控制在1片/晚,时间同样在每天晚上睡觉之前。两组患者临床药物治疗时间都控制在4周时间。

    1. 观察指标

对于本次研究中的2组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患者,其在临床治疗前后对两组患者的血脂和血浆B性脑钠肽等水平进行测试,同时确认患者临床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其中血脂需要在患者空腹时进行测量,采用比色法进行测定HDL-C,采用酶法进行用胆固醇和三酰甘油等指标的测定等。而对于BNP指数的测定,则采用荧光免疫干片法,该指标测定需要在患者服用药物前。最后是患者的不良反应,服用他汀类药物的不良反应主要包括肝酶升高和肌肉疼痛等。

    1. 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中患者的临床数据统计采用软件SPSS22.0,患者的临床数据计量采用均数±标准差方法,患者组间数据差异采用t检验,当P<0.05代表两组患者临床数据差异满足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用药前后患者血脂水平

对两组患者临床治疗之前的TC、TG等指标数据进行对比,差异不满足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两组患者临床治疗完成之后,两组患者的临床指标同治疗前相比都有明显的额改善,且HDL-C指标观察组患者的改善效果要明显优于对照组,且两组患者数据差异满足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脂参数对比

分组

时间

TC

TG

LDL-C

HDL-C

对照组

用药前

5.78±0.48

1.99±0.40

3.66±0.40

1.28±0.36

用药后

4.59±0.48

1.77±0.37

3.41±0.55

1.46±0.34

观察组

用药前

5.82±0.44

1.98±0.37

3.72±0.35

1.26±0.26

用药后

3.53±0.36

1.34±0.23

2.85±0.68

1.80±0.36

t/P对照组(用药前后)


9.917/0

2.284/0.026

2.080/0.042

2.056/0.044

t/P观察组(用药前后)


22.786/0

8.310/0

6.435/0

6.879/0

t/P组间(用前后)


9.994/0

5.583/0

3.622/0.001

3.884/0

2.2 BNP指标变化

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BNP水平进行统计,治疗前两组患者的BNP水平相差不大,用药治疗完成后,观察组患者的变化情况要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且两组患者间的数据变化差异满足统计学意义,P<0.05。

表2 两组患者BNP指标变化情况

分组

患者人数

用药前

用药后

t

P

对照组

32

314.37±40.64

160.47±20.53

19.121

0

观察组

32

314.42±40.58

85.56±10.08

30.827

0

t


0.005

18.281



P


0.996

0



2.3 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

对两组患者治疗完成之后的临床不良反应发生率数据进行统计,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要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且两组患者间的数据差异满足统计学意义,P<0.05。

表3 两组患者临床治疗不良反应统计

分组

患者人数

肝酶升高

肌肉酸痛

胃肠道反应

发生率

对照组

32

2(6.25%)

2(6.25%)

2(6.25%)

18.75%

观察组

32

1(3.12%)

0

0

3.12%

3 讨论

近些年以来,随着我国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饮食习惯也在逐渐发生着较大的转变,饮食中脂类和糖分的增加,加上人们日常生产生活中的活动量减少,使得大量的脂类和糖分在人们体内集聚,出现高脂血症患者的比例也在逐渐上升。对于冠心病,其最主要的致病原因则是高血脂,且高血脂还会导致患者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几率大大提高,导致冠心病的发病率大大提高。根据相关研究发现,心血管疾病的发作同人们体内的LDL-C的水平具有紧密的关联性,对此,在临床诊断中通过该指标能够确定患者是否存在冠心病的可能。对此,在对冠心病患者进行临床治疗的过程中,需要对患者的血脂进行科学的控制。

3.1 阿托伐他汀药物的药理作用说明

对于阿托伐他汀药物,其成为主要是甲基羟戊二酰辅酶还原酶抑制剂,在临床治疗中,该药物的作用主要是对患者的血脂进行调节,该药物在临床中的应用同辛伐他汀等药物比较相似。该成本在进入到患者体内之后能够对患者体内的内源性胆固醇的合成活动进行抑制,从而降低患者体内动脉在粥样硬化的稳定性,并对患者体内的β型钠尿肽等指标进行降低。另外,在现代药理学中发现该药物成分还能够帮助人体加快对三酰甘油的代谢水平,从而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通过相关药理研究得知,该药物在进入到患者体内之后能够在2h内达到血药浓度峰值,同其他他汀类药物相比具有较高的利用率。

3.2 阿托伐他汀药物的血脂控制效果研究

辛伐他汀在临床中是一种比较常见的他汀类药物,同时该药物同阿托伐他汀药物一样属于甲基羟戊二酰还原酶抑制剂成分,该药物在进入到冠心病患者体内之后,也能够对患者的胆固醇合成等进行抑制,并改善患者体内的三酰甘油代谢活动,最终实现降脂效果。但通过相关临床研究发现,阿托伐他汀药物在临床治疗中,除了辛伐他汀药物的治疗效果外,还能够对患者体内的LDL-C含量水平进行降低。此外,阿托伐他汀药物能够对LDL-C的受体活性进行提升,因此,临床治疗中的降脂效果更加明显。另外,在本次研究中发现,阿托伐他汀药物在临床治疗的过程中,观察组患者的各项指标数据改善效果要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且两组患者间的数据差异满足统计学意义。此外,观察组患者治疗中出现不良反应的几率更低,两组患者间的数据差异满足统计学意义,P<0.05。

综合上述所说,阿托伐他汀药物在对冠心病患者进行临床治疗的过程中,其对患者体内的血脂控制效果要明显更好,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陈新华,罗时梅.阿托伐他汀的药理作用及控制血脂的效果分析[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21,14(10):74-75.

[2]万国靖,吴蓬,车丽萍.阿托伐他汀的药理作用与控制血脂水平价值探讨[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84):180-181.

[3]李金英.阿托伐他汀的药理作用分析与控制血脂水平的临床疗效研究[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9(14):43+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