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数学混合运算能力的提升途径探索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9-26
/ 2

小学生数学混合运算能力的提升途径探索

杨发文

贵州省遵义市汇川区松林镇丁台小学

摘要:混合运算体现了学生的综合能力,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强调培养学生的混合运算能力,形成良好的逻辑思维、数学思维。本文将基于新课标背景,探究如何构建高效课堂,提升学生混合运算能力,使其能将运算技巧应用于实际的数学问题解答中,强化学生的综合素养。

关键词:小学教育;混合运算能力培养;数学教学

前言:数学是小学教育中最重要的学科,也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在数学教学中,应重视混合运算能力的培养,为数学学习奠定基础,并养成良好的运算习惯,能够又快又准的完成运算,以教育教学的方式渗透人文精神,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使学生形成终身学习的思维意识。

一、混合运算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价值

小学数学主要由数量关系与空间形式构成,运算则是数学的基础,是打开数学大门的钥匙,混合运算是学生手中的工具,其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价值包括:

其一,培养学生灵活的数学思维。数学是动态的学习过程,机械的学习方式不利于学生成长,也不利于学生深度学习,因此教师从多为维度开展混合运算教学,开拓学生思维,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意识,能够自身灵活的数学思维,快而准的完成运算,凸显思维的变通性和创新型。同时学生在理论联系实践的过程,对题目解题运算思路有初步的判断,而后寻找最合适的解决办法,合理运用混合运算法则,使其形成理性的思维特征,能够将思维作用于数学知识的整理、概括,在解题过程中精准表达,在核心素养下拓展思维,形成数学知识体系[1]

其二,强化运算能力。小学数学是学生接触数学的初级阶段,因此要夯实基础,强化数学基础能力。教师加强混合运算教学,有利于强化学生的运算能力,使其能够在运算中,对题目中的已知信息、数据进行分析和推理,形成一定的推理能力和逻辑体系,凸显数学学科的严谨性,使学生能够灵活完成运算。

其三,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新课程标准中指出在小学阶段,要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其中包括运算能力、数据意识、模型意识、应用意识等。以模型意识为例,引导学生将混合运算的相关知识点添加在思维导图中,建立数学模型,在实际的应用中,根据自身的个性化知识体系,选择合适的运算方法,进而提升运算能力,在整个过程中,建立个性化的知识结构,学生也可在此过程中充分发挥自身的运算能力,提高运算水平,树立实事求是的数学精神。

二、优化小学混合运算教学策略

(一)强化运算意识

小学混合运算教学应讲究教学的方式方法,在教学前明确教学目标、教学中突出重点、教学后加强反思,合理策划教学环节,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基础情况,体现教学的全面性。教师在教学中以导学法的教学方式将学生的注意力引入到课堂中、以问题情境的方式强化运算意识、以教学评价的方式了解学生知识的掌握程度,再根据学生掌握程度调整教学进度,循序渐进的抛出问题,引导学生紧跟教师的思维,在不断加深问题难度的同时,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完成自我探索学习的目标,灵活运用所学知识[2]

例如在日常教学中让学生掌握无括号的同级运算从左到右,含两级运算的先算乘除后算加减,有括号的先算小括号里的,再算中括号里的数等运算顺序,以及掌握加法的交换律、结合律,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分配律等运算定律。同时要在混合运算中培养学生的简算意识,转变学生的定向思维,使其灵活的思考,观察运算的题目,分析是否能凑为整数,而后观察括号和符号的位置,深入分析数与数之间的运算关系,最终确定运算顺序,采用适当的运算规律完成运算,以简化的思维提升运算效率。教师以不同的方式,循序渐进的训练学生运算思维,使学生在运算中能发现数字之间的关联,进而简化运算,强化数学混合运算能力。

(二)掌握运算技巧

混合运算练习并不是机械的算数过程,而是需要运用灵活的数学思维,分析数字模型,以不同的运算技巧快速完成运算。为了让学生更好的掌握运算技巧,应明确什么是加减乘除,加法是将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过程,而减法则是加法的逆运算,乘法是求几个相同加数之和的简便运算,而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在教学中打破传统教学中的局限性,充分做到以学生为主,引导学生在学习中融入批判性思维,以兴趣为引导,夯实基础,拓展思维。

例如凑整法,主要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引用加法的运算定律,将数凑为整数,在利用逆运算完成整体的运算。

如673+689+327+311=(673+327)+(689+311)=1000+1000=2000

或3643-74+6357-126=(3642+6357)-(74+126)=10000=200=9800

例如分解法,主要考察学生对运算定律的了解程度,能够灵活的将算式中的数分解,从而简化运算。

如25x32x125=25x(4x8)x125=(25x4)x(8x125)=100x1000=100000

学生在掌握运算技巧的同时调动了对数学的探索欲,从而提升学习自主性,养成良好运算习惯,另外在教学中,教师引用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加强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反思,使学生注重运算的细节,规范学习格式,能够在混合运算的应用题中找到关键词,保证运算的准确性。在该环节中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细心观察运算内容,看清条件核问题,找出已知信息中的数字关联,进而以精湛的学习技能解决实际问题。

(三)养成验算习惯

在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验算习惯,注重平常学习中的每一个细节,使学生具备理性的运算思维,锻炼学生在审题的过程中能够明确题目中的条件和细节,思考数字之间的关系。结合当前学生对运算能力的掌握情况分析,大部分学生能够正确的应用运算律来完成运算,但在计算的过程中往往会因为马虎、大意出现差错,最终导致结果的错误,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需要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养成验算的习惯,既要认真审题、以数学的逻辑思维发现数字之间的关联,明白题目表达的含义,也要结合正确的运算方法或者运算法则解题步骤,进一步验算,进而提高解题正确率[3]

例如运用横查法、纵查法进行验算,横查法主要是检验运算顺序、步骤运算是否存在问题,明确各个运算环节的准确性,而纵查法是核查运算的题目是否存在问题,符号和数字是否正确,在验算的过程中,也是对运算的复盘。教师在教学中应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验算运算结果,通过验算的方式反思学习过程,找到运算中存在的错误问题,提高学生的运算意识,掌握解题技巧、运算技巧。另外,也要培养学生谨慎的身体能力,在计算前不能急于求成,应核查题目信息,掌握身体方法,养成审题、列算式、运算、验算的好习惯。

结束语:综上所述,混合运算能力是小学数学学习中的基础能力,也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关键,教师在教学中应将素质教育与能力教育融合,充分发挥数学教学的育人价值。同时在教学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混合运算意识、掌握计算技巧、形成验算习惯,从而养成良好的数学思维品质,具备良好的逻辑思维、批判性思维,灵活的完成混合运算,强化运算能力。

参考文献:

[1] 肖萍. 单元整合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有效策略分析——以人教版二年级下《混合运算》单元为例[J]. 考试周刊,2021(73):82-84.

[2] 周蔚. 小学数学教材中"四则混合运算"内容编排的比较研究——以人教版、苏教版、北师大版为例[J]. 科学咨询,2020(13):72.

[3] 吴心仪. 从"教"到"学":运算顺序与运算律内化的应然策略 ——以"分数的四则混合运算"为例[J]. 新课程,2021(15):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