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工程运行管理与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3-29
/ 2

水利工程运行管理与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分析

张博, ,张啸

济南黄河河务局天桥黄河河务局,

山东黄河河务局经济发展管理局

摘要:随着人类数量的持续增多,对水资源需求的不断增大,传统的水资源管理模式已经不符合当今时代的发展,水资源污染和短缺是全世界共同的难题,为解决当下的用水危机,我国近年来加大了在水资源管理方面的投入,以通过科学的水资源管理来促进水资源的合理配置,满足生产生活用水需求。当前发展形势下,社会经济发展迅速,具体到水利工程运行管理以及水资源持续利用中来,相关单位要充分把握企业的发展需求,并结合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发展目标,明确水利工程运行稳定性的重要意义,进一步把握全新的水资源利用和管理模式。

关键词:水利工程;运行管理;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分析

1水利工程保障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重要价值

1.1水利工程是控制和调配区域内的地表水和地下水资源,进行水量的调节和分配,为人们除害兴利而修建的工程,一直以来,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由于干旱地区环境的特殊性,受到水资源短缺的问题限制,如果在水利工程建设和运行中缺少对水资源的合理调配和使用,会严重制约区域环境保护以及产业的经济发展需求,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将水利工程科学合理管理和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理念的相结合,才能发挥工程的作用,并充分、经济、合理、安全地利用水资源[1]。

1.2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重要价值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第一,降低工程隐患。在干旱地区水利工程项目管理中,通过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理念的应用,可以通过区域的水资源环境特点,分析水利工程建设和运行中存在的合理性问题,并设计针对性的处理方案,提高工程运行效率,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目的。

第二,有效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根据我国社会环境的发展状况,在干旱地区,受到水资源匮乏的影响,为了更好的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应该将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作为核心,保证水资源使用的科学性及合理性。

2加强水利工程运行管理以及水资源可持续运用的策略

2.1构建防汛抗洪体系提升抗御洪涝灾害的能力

加强对江河的综合治理及开发利用等工作,采取有效措施不断提升对洪涝灾害的抵御能力,避免灾害对水资源带来损失。同时,还应根据实际情况构建相应的防汛抗洪工程,建立预警预报系统,制订完善的防汛抗洪政策,在思想方面树立严格的防汛抗洪意识。做好以上工作,保证重点区域及重点城市的防汛抗洪安全,提升防汛抗洪决策的准确性与有效性,从而为防汛抗洪工作开展提供重要的参考与指导作用[2]。

2.2增强对水利工程的维护管理意识

要想让我国的农业得到良好的发展,就要借助水利工程发挥应有的作用,进而保证我国社会经济得到稳定发展。在此基础上合理推动水利工程的建设维护管理就是工程运行管理过程中的重点关注内容,水利工程的合理化运行会增强和改善我国的生态环境。因此我国应当充分加大对水利工程运行、维护管理的宣传力度,有效提升管理者对水利工程的维护意识与管理水平,并且有效激发水利工程运行管理人员的整体管理主动性。在工程的使用期间内,政府应当要求相关部门对小型的水利工程进行不定时的维护,能够对工程中存在的小问题进行有效解决与管理,保证水利工程实现正常且高效的运转。

2.3提升水运行管理人员的综合管理能力

水运行管理人员应当将水资源的可持续开发运用作为管水、用水的重要指导思想,这也是我国社会经济能够持续性发展的重要发展方向。在对我国水资源进行有效治理时,工程管理人员就要将水资源的可持续运用与我国生态环境的重要保护进行有效结合,以此作为推动水资源与我国社会经济充分发展的重要力量。在此基础上还要保证管理人员在用水过程中,能够将用水的安全性管理与水资源管理的实际环境进行有效结合[3]。

2.4实现水资源节约建设理念的运用

伴随当前社会环境的生态化发展,水利工程运行管理中,需要将水资源环境保护作为核心,同节水理念的运用,保证干旱地区水资源合理使用的目的,实现水资源可持续运用的发展。

(1)水利部门要加强对水资源精细化的管理,通过水资源管理法律及制度的落实,构建针对性的节水管理标准,并确定严格的管理规范,落实水利工程后期的维护及监督工作,避免水资源浪费问题的出现。

(2)加强资金引入,通过科学灌溉技术的推广、普及,提高干旱地区农田产业的灌溉效率。

2.5优化水利工程运行管理模式

水利管理部门应当明确其职能,发挥其优势,优化管理模式,提高管理水平。通过对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开展多种经营,深入挖掘水利工程的运行管理潜力,可大大提高经济效益,增加水利工程的资金来源[1]。水利部门可通过引进外资和自主开发等方式,发展水利相关产业。比如,一些大型水库可以用来水产养殖和旅游,也可以用来修建航道或者电站。条件成熟的管理部门也可以与矿业公司合作进行砂矿开采。利用多种方式进一步挖掘其经济潜力,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同时也能更有效地利用资金进行技术积累。

3加强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的策略

有关部门对取水许可和水资源论证都应实行综合管理,因地制宜地制定出较为完善的管理制度。特别是涉及取水许可的问题,关键在于定额管理和总量控制。同时,各地区在分配总水量时,应以流域单元为前提。各地区对用水户应严格限制,对与其有关的取水许可证应定期换发。除此之外,针对水资源论证还应建立相應的论证机制,以保证全面、科学的论证,使水资源管理真正融入现阶段的整体城市规划之中。

3.1统一调配各地现有水资源,按照现行有关规划实施水资源管理

近些年,有关部门正全力推行水源管理计划用水模式,计划用水应包括年度预测、水量分配和水源供需长期规划[2]。特别是在制定上述用水规划时,其核心宗旨是综合平衡和统筹协调。与此同时,对各时段的用户用水总量也应纳入用水监管视角,并据此建立相应的绩效考核模式。一些用户如果表现出用水过量,就会受到必要的惩罚,以强调水使用规划所具有的严肃性。

3.2实行定额管理与总量控制相结合

实际运用中,水资源定额管理必须全面推行水资源总量控制,对用水水平的某些不合理要求则注重全面遏制。这说明水资源总量控制的重点是避免对水源进行无序或过度开发,使水资源利用达到最优限度。以水资源管理和取水管理为目标,把水资源管理工作延伸到当地现有行政区,以彻底遏制过度用水。另外,各地应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节水标准和定额,并采取有效措施,合理控制用水效率。

3.3抑制不合理的水资源需求

各地区要在科学规划水资源配置方案的基础上,明确行政区用水总量控制目标,加强政府监管,严厉打击盲目开发利用水资源的行为。与此同时,完善节水标准体系,促进高耗水行业技术改造,落实管理责任制,使节水理念覆盖所有用水企业[3]。

结语

当前我国水资源严重短缺,水利工程的运行管理模式以及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十分重要,影响水资源有效利用的主要因素决定了各国经济发展的方向和速度。因此,要合理提高水利工程运行管理效率,科学利用水资源,就必须对传统的水利工程运行管理模式进行调整,有效建立相应的运行管理机制,确保水利工程及其在社会经济生活中所取得的效益得到稳定的发挥。

参考文献

[1]吕嘉俊.水利工程运行管理与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J].现代物业(中旬刊),2020(4):162-163.

[2]杨建国.水利工程运行管理与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分析[J].南方农业,2020,14(5):176,178.

[3]郭建军.浅谈水利工程运行管理与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J].内蒙古水利,2019(11):47-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