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唯物史观视阈下的民生底线探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出详情
摘要 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实现社会变革、推动社会历史前进的决定性动力。关注民生、保障和改善民生,最终使人类得到彻底解放并实现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是马克思对人类的终极关怀和毕生追求。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民生状况得到极大地改善,广大人民实现由贫穷到温饱、再到小康的历史性飞跃。但由于我国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最大实际没有根本性改变,我们的小康还是"总体水平上的"小康,"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形势依然严峻"。在我国经济发展面临下行压力的"新常态"背景下,梳理民生建设的经验教训,确保民生底线,更好地加强和改善民生建设,对实现党的"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以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有着深远的历史意义和重大的现实意义。
机构地区 不详
出版日期 2017年06月16日(中国期刊网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