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会通于“心”的知识与伦理——作为东亚精神文明重镇的阳明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出详情
摘要 儒家特色的知识论发源于“心”,而“心”的功能则不限于“思”,还扩充于“性”“情”和“命”,是中国文化传统中“格物致知”和“安身立命”的思想基础,其特色是具有伦理性的知识论。具有“思想”和“伦理”双重功能的“心”发用流行为“天地良心”,其“知行合一”的目的则是“修、齐、治、平”;而人以“天地万物之心”,不仅能思考“天地万物”的物理,而且能体会“天地大德曰生”的伦理,是所谓“尽性命之学”。王阳明将儒家心性学的传统发扬光大,以“致良知”为其思想“大端”,揭示了儒家心性本位的知识论所独有的主体性、公平性、实践性和伦理性,映射出了中国人生气勃勃而又多姿多彩的精神世界。
作者 单纯
机构地区 不详
出处 《岭南师范学院学报》 2019年1期
出版日期 2019年01月11日(中国期刊网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