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超级细菌”联想到前科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出详情
摘要 【摘要】“超级细菌”最好的处理方法是预防,通过注意个人卫生,尤其是正确洗手,加强身体锻炼等进行处理。同理,相关部门应当以适当方式处置其前科材料,其刑事处罚、法律文书不再记入其户籍及人事档案,在复学、升学、就业等方面不得歧视,在执法上不给予重罚,真正做到惩罚与预防相结合,预防先于惩罚,有效地推进和谐法治的进程。【关键词】超级细菌预测抗生素前科制度英国《每日电讯报》最近报道称,一批有世界影响力的科学家预测,2011年,人类所研制的所有抗生素都将无法对付“超级细菌”。最要命的是,这种现象最短也将持续5年,也就是说“超级细菌”将会横行到2016年才会遇见新对手!最近各大媒体都报道了“超级细菌”在英美国家蔓延的事件,一时间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问题浮出水面,成为大家关注的话题。笔者在此不讨论医疗的问题,更多地关注与抗菌药物事件相类似的法律制度—前科制度。如果把“超级细菌”作为抗生素耐药“连续剧”中的一个重要“章节”,那么前科制度也就成为惩罚性措施“抗药”中的一个重要“基因突变”,需要进行全面系统地问诊与把脉。我们知道,使用抗菌药物时一定要合理、谨慎,严格掌握用药适应症,控制好用药剂量及疗程,并观测其副作用的发生,否则抗菌不成反而使细菌产生抵抗能力,成为“超级细菌”。有学者曾经不无忧虑地说:“坦率地说,许多国家和政府对此根本不屑一顾,他们根本就没有意识到人类已经处于一个非常危险的边缘。现在细菌对抗生素的抗药性越来越明显,而我们却拿不出相应的对策!”同样的道理,法律制度的设计应当要合理、谨慎,严格掌握惩罚的必要性,控制好惩罚的力度,避免物极必反。……
机构地区 不详
出处 《法制与经济(上)》 2010年12月(上)
出版日期 2010年11月28日(中国期刊网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