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掘多元资源提高有效德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出详情
摘要 未填写
出处 《当代教育之窗》 2009年12期
关键词 挖掘资源 合理利用 提高效益 中图分类号G60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236-3619(2009)11-15-0088 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是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它要求我们每个教师都要关注每一个儿童的成长,发展儿童丰富的内心世界和主体人格,体现以育人为本的现代教育价值取向,培养他们对生活的积极态度和参与社会的能力,成为有爱心 有责任心 有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人。如何来完成这个伟大而艰巨的任务呢?我想从挖掘和利用多元资源入手,即学生 教师 学校和社区,结合我们学校选用的北师大版的教材,有效地提高学生的生活德育。 1.以&ldquo 生&rdquo 为本,合理地利用班级学生资源 现在,石狮是个经济发达的地区,外来人口流动大,而我们学校位于城区内,教学资源丰富,因此外来生多,既不完全统计,全国除北京 上海 天津 西藏 蒙古 吉林 辽宁等边远地区外,其他省市都有或多或少的孩子在我们学校就读。这些来自祖国四面八方的孩子,带着各自的地域文化 生活经历 风土民俗 理想憧憬相聚在一起,构成了品德教学鲜活的课程资源。在四年级上册《家乡人的智慧》一课的教学中,我先抛砖引玉,介绍石狮人的聪明能干,建市20年来石狮的巨变,使学生懂得怎样来夸奖家乡的人民。接着我将班里的孩子分成六个小组,课前每人分得一张调查表,并做好记录,课上让他们先在小组里进行交流,然后每个组选派最具有代表性的同学上台进行介绍。这样的环节,上台交流的孩子充满了自豪和骄傲,而坐在下面的同学也听得津津乐道,教学效果也就不言而喻了,同时配合班主任把学生的调查表上墙展示,让学生更全面 更系统地了解其他同学的家乡的巨变和民俗风情,也能清楚地看到比较边远地方还处于贫穷落后的状况,需要我们去帮助,去建设,培养团结互助 友爱同学 尊重别人的人格和习惯,从而激发学生对家乡 对祖国的热爱。 2.以&ldquo 师&rdquo 为本,有效地利用学科教师资源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教师对《品德与社会(生活)》学科的认识有了更深的理解,不单纯把它看成是一门小学科,而是所有课程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要教好这一科不是那么容易的,稍微不小心就会偏向某一科,怎样来把握呢?在教学中,我们大胆地启用名人效应,为了学生
出版日期 2009年12月22日(中国期刊网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 相关文献

相关关键词

挖掘资源 合理利用 提高效益 中图分类号G60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236-3619(2009)11-15-0088 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是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它要求我们每个教师都要关注每一个儿童的成长,发展儿童丰富的内心世界和主体人格,体现以育人为本的现代教育价值取向,培养他们对生活的积极态度和参与社会的能力,成为有爱心 有责任心 有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人。如何来完成这个伟大而艰巨的任务呢?我想从挖掘和利用多元资源入手,即学生 教师 学校和社区,结合我们学校选用的北师大版的教材,有效地提高学生的生活德育。 1.以&ldquo 生&rdquo 为本,合理地利用班级学生资源 现在,石狮是个经济发达的地区,外来人口流动大,而我们学校位于城区内,教学资源丰富,因此外来生多,既不完全统计,全国除北京 上海 天津 西藏 蒙古 吉林 辽宁等边远地区外,其他省市都有或多或少的孩子在我们学校就读。这些来自祖国四面八方的孩子,带着各自的地域文化 生活经历 风土民俗 理想憧憬相聚在一起,构成了品德教学鲜活的课程资源。在四年级上册《家乡人的智慧》一课的教学中,我先抛砖引玉,介绍石狮人的聪明能干,建市20年来石狮的巨变,使学生懂得怎样来夸奖家乡的人民。接着我将班里的孩子分成六个小组,课前每人分得一张调查表,并做好记录,课上让他们先在小组里进行交流,然后每个组选派最具有代表性的同学上台进行介绍。这样的环节,上台交流的孩子充满了自豪和骄傲,而坐在下面的同学也听得津津乐道,教学效果也就不言而喻了,同时配合班主任把学生的调查表上墙展示,让学生更全面 更系统地了解其他同学的家乡的巨变和民俗风情,也能清楚地看到比较边远地方还处于贫穷落后的状况,需要我们去帮助,去建设,培养团结互助 友爱同学 尊重别人的人格和习惯,从而激发学生对家乡 对祖国的热爱。 2.以&ldquo 师&rdquo 为本,有效地利用学科教师资源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教师对《品德与社会(生活)》学科的认识有了更深的理解,不单纯把它看成是一门小学科,而是所有课程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要教好这一科不是那么容易的,稍微不小心就会偏向某一科,怎样来把握呢?在教学中,我们大胆地启用名人效应,为了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