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形态发生蛋白7体外诱导大鼠骨髓间质干细胞向神经元分化的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出详情
摘要 摘要目的探索骨形态发生蛋白7(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 7, BMP7)在体外诱导大鼠骨髓间质干细胞分化为神经元的作用。方法SPF级SD大鼠10只,雄性,4周龄,体重约110 g,以全骨髓贴壁法分离、培养大鼠骨髓间质干细胞(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 BMSCs);成脂诱导、成骨分化检测BMSCs多向分化能力。将BMSCs随机分为对照组、25 ng/ml、50 ng/ml、75 ng/ml及100 ng/ml BMP7组,MTT法检测BMP7对大鼠BMSCs增殖的影响;倒置相差显微镜下观察大鼠BMSCs诱导后形态学变化;qRT-PCR检测诱导得到的细胞NF200、SYN1、MAP2、GFAP mRNA相对表达量;免疫荧光检测NSE蛋白表达情况。结果体外培养的第3代大鼠BMSCs呈长梭形,细胞聚集生长呈漩涡状。大鼠BMSCs成脂诱导后胞浆内出现脂滴,油红"O"染色呈阳性;大鼠BMSCs经成骨诱导后出现不透光团状矿物质结节,茜素红染色呈阳性。诱导1后第1天,各组细胞吸光度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诱导后2~6 d,各组细胞吸光度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诱导后第6天时,对照组、25 ng/ml、50 ng/ml、75 ng/ml、100 ng/ml BMP7组吸光度值分别为0.370±0.003、0.399±0.003、0.404±0.003、0.410±0.003、0.397±0.001,其中75 ng/ml BMP7组细胞吸光度值明显高于其余各组(均P< 0.05)。75 ng/ml BMP7组细胞形态学变化最为显著,细胞形态上类似神经元。75 ng/ml BMP7组NF200、SYN1、MAP2、GFAP mRNA相对表达量分别为5.47±0.59、1.48±0.38、2.86±1.65、4.41±0.13,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 0.05)。75 ng/ml BMP7组NSE免疫荧光染色阳性率高于对照组(32.94%±1.62%比0)。结论BMP7具有体外诱导大鼠BMSCs分化为神经元的能力。
机构地区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医院关节脊柱科,乌鲁木齐 830002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医院关节脊柱科,乌鲁木齐 830002(现在安徽省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骨科)
出处 《中华骨科杂志》 2020年12期
出版日期 2020年08月10日(中国期刊网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