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温监测与管理干预策略用于骨科手术患者的效果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出详情
摘要 摘要目的分析体温监测与管理干预策略用于骨科手术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温州市人民医院2015年10月至2018年8月收治的骨科手术患者10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51例、对照组51例。对照组进行传统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开展体温监测与管理干预策略。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后体温、心率、血压的变化及低体温和寒战发生率;比较两组患者睁眼时间、拔管时间、疼痛程度及切口感染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术中、术后体温分别为(36.42±3.27)℃、(36.40±3.22)℃,均高于对照组的(35.71±3.10)℃、(35.84±3.18)℃(t=15.274、13.088,均P<0.05)。两组术中心率、收缩压、舒张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低体温、寒战发生率分别为45.1%(23/51)、17.3%(13/51),均低于对照组的64.7%(33/51)、39.2%(20/5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3.960、5.830,均P<0.05)。观察组睁眼时间、拔管时间分别为(14.8±2.2)min、(24.7±4.2)min,均短于对照组的(21.9±2.9)min、(32.9±4.9)min(t=17.874、16.960,均P<0.05)。观察组术后疼痛程度轻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786,P<0.05)。观察组术后切口感染发生率为5.9%(3/51),低于对照组的19.6%(10/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20,P<0.05)。结论骨科手术患者实施体温监测与管理干预策略,能保证患者在术中和术后的体温处于相对平稳状态,且能减少低体温、寒战事件及手术切口感染发生率。
出处 《中国基层医药》 2020年15期
出版日期 2020年08月12日(中国期刊网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