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VIM-MRI与DWI评估及预测局部晚期宫颈癌同步放化疗疗效的临床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出详情
摘要 摘要目的探讨磁共振体素内不相干运动(intravoxel incoherent motion,IVIM)与扩散加权成像(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DWI)对局部晚期宫颈癌同步放化疗近期疗效的评估及预测价值。材料与方法对21例局部晚期宫颈癌患者在同步放化疗治疗前1周内、治疗后2周、4周及治疗结束后1个月行盆腔3.0 T MRI扫描,扫描序列包括T1WI、T2WI、DWI及IVIM (10个b值,0~1000 s/mm2),测量治疗前后表观扩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ADC),慢速扩散系数(true molecular diffusion coefficient,D)、灌注分数(perfusion fraction,f)、快速扩散系数(pseudodiffusion coefficient,D*)及同期肿瘤最大径,并计算治疗后各参数变化率与肿瘤消退率。根据RECIST 1.1标准将患者分为完全缓解(the complete remission,CR)组13例和部分缓解(the partial remission,PR)组8例,本研究入组患者均达到有效控制,因此无稳定组(no stable group ,SD)及进展组(progression group,PD),应用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两组间治疗前后不同时间点参数值及其变化率的差异,应用ROC曲线分析两组间有统计学差异的参数及其变化率的疗效评价效能,应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检验参数及其变化率与肿瘤消退率的关系。结果治疗前及治疗结束后1个月肿瘤最大径为(4.64±1.31) cm及(0.40±0.53) cm,肿瘤消退率为0.91%±0.11%,CR组13例患者,PR组8例患者。治疗前CR组ADC低于PR组,f值高于PR组(P<0.05),CR组Δ%ADC及Δ%D高于PR组(P<0.05),治疗结束后Δ%f小于PR组(P<0.05 ),治疗前ADC与肿瘤消退率呈负相关(r=-0.462,P<0.05),治疗前f值、治疗后2周及4周Δ%ADC及Δ%D与肿瘤消退率呈正相关(r=0.614、0.487、0.64、0.451、0.428,P值均<0.05),治疗前f值、ADC值,治疗后2周及4周的Δ%D、Δ%ADC预测宫颈癌疗效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分别为(0.904、0.788、0.868、0.846、0.803、0.798)。结论IVIM和DWI定量参数及其变化率均可在治疗前预测及在治疗中动态评估宫颈癌放化疗疗效,IVIM具有更好的价值。
出处 《磁共振成像》 2020年09期
出版日期 2020年09月22日(中国期刊网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