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方肃毒星提取物抑制乙型肝炎病毒cccDNA的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出详情
摘要 摘要目的研究复方肃毒星提取物(简称肃毒星)体外对乙型肝炎病毒(HBV)复制模板共价闭合环状DNA(cccDNA)的抑制作用。方法通过细胞计数试剂盒CCK-8检测肃毒星在恩替卡韦耐药HBV稳定复制细胞系(HepG2.A64)、野生HBV稳定复制细胞系(HepG2.2.15和HepAD38)以及肝癌细胞系(HepG2)中的毒性作用;选择安全有效的高、中、低浓度肃毒星分别处理3个细胞系,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细胞内HBV cccDNA水平。以高斯荧光素酶微环cccDNA(mc-cccDNA)转染HepG2细胞,同时选择高、中、低浓度的肃毒星在不同时间点作用转染mc-cccDNA的HepG2细胞,荧光素酶检测试剂盒分析相对荧光强度,计算对cccDNA的抑制率,评价cccDNA转录活性。结果肃毒星在HepG2.A64、HepG2.2.15、HepAD38和HepG2细胞中的半数毒性浓度分别为27.01 μg/ml、29.36 μg/ml、31.20 μg/ml和52.80 μg/ml。肃毒星对HepG2.A64、HepG2.2.15和HepAD38细胞中HBV cccDNA有抑制作用,最佳作用时间为5 d,5 d最大抑制率分别为(84.24 ± 2.1)%、(52.02 ± 4.74)%和(47.16 ± 6.69)%,与未用药处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 0.05)。肃毒星对转染HepG2细胞后mc-cccDNA转录活性的最佳抑制率为(48.44 ± 4.54)%,抑制作用优于干扰素对照组(P < 0.05),略弱于特异性敲低mc-cccDNA的pLV-CRISPR处理对照组(P < 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肃毒星对恩替卡韦耐药型和野生型细胞系HBV cccDNA的复制及转录均有很好的抑制作用,为慢性乙型肝炎功能学治愈新药的开发提供参考。
出版日期 2020年09月26日(中国期刊网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