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联合膈肌超声在预测有创机械通气撤离中的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出详情
摘要 摘要目的探讨肺联合膈肌超声对有创机械通气患者撤机结局的预测价值。方法本研究为病例对照研究。采用非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湖南省人民医院86例有创机械通气患者,撤机拔管前行自主呼吸实验(SBT),SBT通过后使用床旁超声进行肺和膈肌功能评估,记录患者的肺部超声评分(LUS),膈肌功能如呼气末膈肌厚度(DTee)、膈肌增厚分数(DTF)。撤机拔管后分撤机成功组(71例)和撤机失败组(15例),通过比较2组的LUS、DTee、DTF的差异,寻找预测撤机相关危险因素。运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比较各危险因素在SBT后的曲线下面积(AUC)以及敏感度和特异度,并建立多指标组合模型以提高预测准确性。结果撤机成功组SBT后LUS低于撤机失败组,而DTee、DTF高于撤机失败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SBT后LUS增加(OR=0.636,P=0.005)、DTee变薄(OR=1.881,P=0.037)、DTF下降(OR=1.558,P=0.017)为撤机失败的独立危险因素。LUS、DTee和DTF预测机械通气患者撤机成功的AUC值分别为0.823、0.847、0.897,三者结合的AUC=0.963。结论机械通气患者SBT后LUS增加、DTee变薄、DTF下降是撤机失败的独立危险因素;与单一的LUS、DTee、DTF评估方法相比,三者联合对预测撤机是否成功有更好的准确性。
出处 《国际呼吸杂志》 2022年21期
出版日期 2022年12月13日(中国期刊网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