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在肿瘤护理中的临床应用探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出详情
摘要 【摘要】目的:本研究的目标是分析在肿瘤护理中运用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的实效。方法:在2022年5月至2023年4月间,我们依据可行性选择了72位肿瘤患者,并以随机方式将他们分为两组,各36位。在这两组中,实验组使用PICC作为治疗工具,而对照组则接受了常规护理。我们对比了两组的治疗成果、并发症的发生、护理满意度、导管保留期和一次性成功置管的概率。结果:研究结果指出,实验组的总体治疗效果(84.72%)和护理满意度(92.36%)都显著优于对照组(分别为62.50%和70.83%),这些差异在统计学上是显著的。同时,实验组的并发症发生率(18.06%)明显低于对照组(48.61%),这个差异也在统计学上具有意义。除此之外,实验组的一次性成功置管率(95.83%)和导管保留时间(平均为88.23±11.05天)都明显高于对照组(分别为70.83%和平均为8.17±1.95天),这些差异都具有显著意义。结论:在肿瘤护理中使用PICC可以有效提高治疗效果和护理满意度,并且可以显著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此外,通过使用PICC,我们还可以有效地延长导管保留期和提高一次性成功置管的概率,从而减少患者反复穿刺的痛苦。这些结果都证明,在肿瘤护理中运用PICC具有显著的临床价值。
出处 《中国医学人文》 2023年12期
出版日期 2024年01月15日(中国期刊网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