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我是为你灵魂放哨的诗人——评伊勒特诗歌的情感体验及审美意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出详情
摘要 蒙古族青年诗人伊勒特早在20世纪70年代末就诗心萌动,以诗歌画就过一幅"自我"肖像:"苏尼特的儿子/阿尔善的嘴唇/牧羊人的鞭子/牧马人的酒壶/失学儿童的椅子/伊勒特啊/东孜拉山上不死的眼睛/苏尼特不死的诗人"(《苏尼特八行》)。此后,伊勒特这位"蒙古高原坚韧的种子",总是"牵着故乡的缰绳/嚼着青草的气息"(《乡恋》),以他独立特行且自我坚持的力量,"迎着西伯利亚寒流",执着地在诗苑中奋力翱翔,已先后出版有《伊勒特诗选》、《心造的跋涉》、《起辇谷的传说》、《永远的痛》和《鸟的祈祷》(蒙古文)等多部诗集。这
作者 托娅
机构地区 不详
出处 《民族文学》 2003年3期
出版日期 2003年03月13日(中国期刊网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