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军犯罪中军人被害原因的理论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出详情
摘要 理论上,被害军人是指在涉军犯罪中遭受犯罪侵犯而出现生命健康、物质财产等损害的军人。实践中,以军人为对象的犯罪,往往是在被害人的某些生活弱点诱发下,以及有利于犯罪的时空、气候等条件“帮助”下实现的。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系统把握涉军犯罪中军人被害的原因。一、犯罪人漠视被害军人的正当权益是犯罪动机形成的主因无论何种犯罪,犯罪人实施犯罪,其目的都在于从被害人的受害中获得某种权益,其认知因素必然存在对被害人权益的漠视这一特点。军人成为犯罪被害人,通常包括犯罪人明知军人身份和不明知军人身份两种情形。从犯罪被害预防角度来看,是否明知军人身份对犯罪人犯罪动机的形成总体上影响甚微。但在一些专以军人为侵害对象的犯罪活动中,对被害人军人身份的明知则会促成恐怖分子产生并加强犯罪动机,如恐怖分子对反恐军人实施报复性袭击的情形。
机构地区 不详
出处 《求实》 2012年A01期
出版日期 2012年01月24日(中国期刊网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