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葛根黄芩黄连汤合猪苓汤治疗下利验案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出详情
摘要 葛根黄芩黄连汤与猪苓汤均出自张仲景《伤寒论》。前者见于《伤寒论》原文第34条:“太阳病,桂枝证,医反下之,利遂不止,脉促者,表未解也。喘而汗出者,葛根黄连黄芩汤主之。”主治外有表邪未解,邪热入里证,症见身热,下利臭秽,肛门灼热,胸脘烦热,口干作渴,汗出而喘,舌红苔黄,脉数等。后者见于《伤寒论》原文第223条“若脉浮发热,渴欲饮水,小便不利者,猪苓汤主之”,第319条“少阴病,下利六七日,咳而呕、渴,心烦不得眠者,猪苓汤主之”。主治伤寒之邪传里化热,与水相搏,遂成水热互结、热伤阴津之证。水热互结,气化不利,热灼阴津,津不上承,故有小便不利、发热、口渴欲饮等症。
机构地区 不详
出处 《现代中医临床》 2014年2期
出版日期 2014年02月12日(中国期刊网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