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铃之人应循理统——从强制性产品认证的“系统性”改革说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出详情
摘要 作为一项涉及产品质量安全的市场准入制度,强制性产品认证制度在“入世”的大背景下应运而生,在“质量强国”战略引领下不断发展完善,而当下又在“优化营商环境”的改革中再次被推上了风口浪尖。作为系在安全防护门前的“铃铛”,强制性产品认证见证了16年的变革,以“市场化、国际化、必要性、友好性”为原则的制度体系的建设和调整,让诸多行业企业看到了“放管服”改革所带来的切实“红利”。然而当下,在外部环境迅猛变化的格局中,回顾制度设立的初衷,我们不得不思考,未来强制性产品认证制度改革是仍旧立足于“放机构、调目录、减程序、重监管”等直观表象的持续调整,还是深挖根源性系统性解决方案?本文希望跳出强制性产品认证制度本身固有的思维逻辑,借用外部环境的诸多变量,来探讨持续变革的方向与方法。
作者 郝欣
机构地区 不详
出处 《市场监督管理》 2019年2期
出版日期 2019年02月12日(中国期刊网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