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物缺素症及其防治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出详情
摘要 作物在其生长发育过程中,除了水分、空气、光照和温度以外,还需要吸收多种营养元素来维持正常的生命活动及生长发育.如果有些营养元素缺乏就会影响作物正常的生长发育和产量,并表现出缺素症.造成作物营养元素缺乏的主要原因,其一是土壤中向量元素含量偏低,这与土壤类型及酸碱性有关.北方中性及偏碱性土壤,普遍缺乏锌、锰、铝、硼、铁、铜等向量元素.在南方的酸性土壤上使用过量石灰也易造成缺硼、锰、钼、锌等.其二是农作物的复种指数与产量水平.随着农作物复种指数提高,土壤中有效利用微量元素消耗较大,致使产量降低.随着农作物亩产量水平提高,作物生长发育过程中需要更多的向量元素,其供需不平衡易造成缺素症.其三是氮、磷、钾化肥施用水平和有机肥施用量过高.化肥施用水平愈高,农作物生长愈旺盛,土壤中微量元素就相对缺乏.有机肥中含有多种微量元素,但近年来有机肥施用量减少,微量元素就不能得到归还和及时补充,易形成营养元素亏损循环的状况,此时表现为作物缺素症.其四是不同作物种类对不同的营养元素,尤其是不同微量元素需求量及敏感性存在较大差异,从而表现缺素症.
作者
机构地区 不详
出处 《脱贫与致富》 2001年7期
出版日期 2001年07月17日(中国期刊网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