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意义与视觉转型——电影《我不是潘金莲》的话语探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出详情
摘要 从小说到电影改编,吻合当下大众文化的视觉转型,《我不是潘金莲》作为重要文本尝试与探索,对经典小说的改编极具理论价值。刘震云小说关注主体话语伦理的建构,在刘氏小说改编成影视作品之后,这种主体话语的孤独意味更加值得审视。从小说到电影细节的重新省察,可以阐发电影叙事带来的张力,回归到人文主体性的关怀本身,体味李雪莲这一视觉形象所面,海“元语言”冲突的时代语境与悲剧人生。
机构地区 不详
出处 《艺苑》 2017年2期
出版日期 2017年02月12日(中国期刊网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