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闺怨》的两副面孔:从“悔”字说开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出详情
摘要 闺怨唐/王昌龄闺中少妇不曾愁,春日凝妆上翠楼。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1]顾璘《唐音评注》曾有言曰:“宫情闺怨作者多矣,未有如此篇与《青楼曲》二首,雍容浑含,明白简易,真有雅音,绝句中之极品也。”[2]此评论所指即是王昌龄的三首七言绝句诗。三首诗中,尤以《闺怨》一首,历来为人所称颂。通常评论家都是从少妇的“悔”字入手,认为:“伤离者莫甚于从军,故唐人闺怨大抵皆征妇之辞也。知愁,则不复能凝妆矣。凝妆上楼,明起不知愁也。然一见柳色而生悔心,功名之望遥、离索之情极也。”[3]或者,“题称‘闺怨’,一开头却说‘闺中少妇不曾愁’,似乎故意违反题面。
作者 郑巧
机构地区 不详
出处 《南腔北调》 2019年1期
出版日期 2019年01月11日(中国期刊网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