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次全髋关节置换术中短柄非骨水泥型股骨假体周围骨重建的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出详情
摘要 背景:短柄股骨假体全髋关节置换术(SHA)已经越来越多被应用于髋关节置换中。然而,相对于标准柄股骨假体全髋关节置换术(THA),短柄股骨假体在假体周围骨重建中的优势尚未十分明确。目的:基于随机对照研究的meta分析将THA和SHA术后假体周围骨重建进行比较,旨在为临床医师手术方案的选择提供循证医学证据。方法:从PubMed、Embase、中国知网以及万方数据库中检索有关THA与SHA术后假体周围骨重建的随机对照研究,确定检索时间截点为2018年3月,严格按照纳入标准与排除标准选择符合要求的文献。采用荟萃分析计算加权均数差(WMD)和95%的可信区间(95%CI)。质量评估是由两个独立的研究者使用RveMan5.3软件完成。结果:最终纳入7个随机对照研究,共910位行非骨水泥型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5种SHA设计(Proxima,Fitmore,Microplastyshort,Uniquecustom,Omnifit-HA1017)。集中数据显示,在所有Gruen区中骨密度变化的百分比并没有什么明显的不同:在Gruen1区,WMD=11.33,95%CI:-1.67~24.33,P=0.09;在Gruen7区,WMD=8.46,95%CI:-1.73~18.65,P=0.10。与THA比较,SHA的亚组分析明显说明其Gruen区的骨密度变化更小。在Gruen1区,WMD=27.57,95%CI:18.03~37.12,P<0.0001;在Gruen7区,WMD=18.54,95%CI:8.27~28.81,P<0.0001。结论:SHA术后假体周围骨重建与THA相似。然而,与THA相比,SHA有一定的优势,其优势大小与短柄设计的种类关系密切。另外,尽管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假体周围骨重建的模式类似,但是SHA术后假体周围骨重建所累及的股骨长度明显更短。现有的相关文献数量及短柄设计种类有限,未来需要更大规模、多中心、最新设计的SHA的随机对照研究。
机构地区 不详
出版日期 2019年01月11日(中国期刊网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