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世楷教授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经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出详情
摘要 肠易激综合征(IBS)的主要症状是腹部不适和(或)疼痛及慢性间歇性排便习惯和大便性状的改变[1],世界范围内的总体患病率在5%一25%[2,3],给患者带来了生活和工作的不便和精神压力。在临床上以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最为常见。朱世楷教授是南京中医药大学博士生导师,第五批国家级名老中医学术经验继承指导老师,对消化系统疾病有深入的研究和丰富的临床经验。笔者从师于朱老,耳濡目染,获益匪浅,现将朱老治疗腹泻型IBS的经验总结如下。1基本病机乃脾虚为本,肝郁为标,肝脾不调朱老认为脾胃虚弱为腹泻型IBS的致病之本。脾主运化,以升为健:胃主受纳,以降为和,大肠小肠亦以通降为顺,所谓'大小肠皆属于胃分'(《灵枢.本输》)。小肠之受盛化物和分清泌浊功能,实际上就是脾胃升清降浊功能的具体体现,而大肠之传化糟粕功能,实际上是胃降浊功能的延伸。无论是饮食失宜,还是情志
机构地区 不详
出处 《环球中医药》 2015年S2期
出版日期 2015年01月07日(中国期刊网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