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吕洞宾剧结构的道教意味——以“精、气、神”论来分析吕洞宾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出详情
摘要 一、引言在中国戏剧黄金时代的元杂剧(170种)作品中,以众所周知的道教人物吕洞宾作为剧中人物的杂剧(以下简称为“吕剧”)现留下六种,即是谷子敬的《城南柳》、岳伯川的《铁拐李岳》、范康的《竹叶舟》、贾仲明的《升仙梦》、马致远的《岳阳楼》和《黄粱梦》。其中,在《岳阳楼》、《城南柳》、《升仙梦》三个剧中,吕洞宾均扮演点化者,但是被点化者都不是“人”而是“树精”,于是笔者拟透过作品所内在的道教内丹的精、气、神论的分析,来集中探讨这一理论体系在剧中的表现过程。
机构地区 不详
出处 《中华戏曲》 2004年30期
出版日期 2004年12月22日(中国期刊网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