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1”教学模式探索之——中学历史教学的有效性再思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出详情
摘要 [摘要]本文围绕中学历史教学的有效性的含义,探讨它实现的方法与途径,并提出了自己的一些具体做法和认识。[关键词]有效性思想与现实问题教学以人物为中心在广东教育新课程改革和新高考改革的背景下,为适应教育发展的新形势,我校积极开展心高效课堂为中心的教育教学模式的探索。其中“211”新教学模式的提出,从“同一课题,最佳演绎”到“不同课题,各自精彩”的探索实践已经一年了,教师们都积累了较丰富的教学经验。那么,身为历史教师,在这一新教学模式摸索中,对如何提高中学历史课堂教学效率又有了新的思考和启发。本人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一点体会,以供与同仁交流。每位教师都希望自己的课受到学生欢迎,都希望学生在课堂上有所收获。然而现实与希望总有差距,从课堂教学活动的实际效果看,现实中许多课堂是事倍功半的,与自己的设想相去甚远。这不仅让学生不满意,教师自身也倍感教学压力。怎样在新课标的背景下真正突破教学中的旧模式老观念、实现教学的有效性,以适应现代化教育教学的需求,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就成为教师必须面对的问题……
机构地区 不详
出处 《教育理论与教学研究》 2012年1月(下)
出版日期 2012年02月25日(中国期刊网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