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岭山森林公园林相现状分析和改造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出详情
摘要 摘要以东莞大岭山森林公园为研究对象,通过实地调查该城市森林公园中不同的植被改造类型地区的植物群落结构,采用生态学研究方法分析这些不同植被改造模式下植物群落结构特征及生物多样性状况,探讨不同改造模式的优缺点,并对大岭山森林公园的建设提出建议;为当地森林公园的植被组成和进一步改造与优化,以及对我国南方地区乃至全国地区城市森林公园建设提供理论参考。为尽快改变东莞大岭山森林公园核心区树种结构单一、林相景观较差的现状,优化林种结构,改善林分环境,进一步提升森林会园旅游沿线林分质量和森林景观质量,丰富绿色景观,着力打造景区绿树成荫、生态秀美的旅游通道,促进森林旅游,更有效的发挥森林的“三大效益”,东莞大岭山森林公园拟对所辖的东莞大岭山森林公园核心区衫木、实施林相改造,营造生态效益好、色彩丰富、观赏价值高的针阔混交林通过对东莞大岭山森林公园风景林地森林植被的调查,分析了目前林相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就林相改造相关技术措施进行了探讨。为了改变东莞大岭山森林公园相单一、景观价值低、抗病能力低的现状,开展东莞大岭山森林公园林相改造,将针叶林为主的针阔混交林改造成具有景观功能的季相变化明显的以阔叶林为主的针阔混交林。
出处 《建筑学研究前沿》 2018年19期
出版日期 2018年12月22日(中国期刊网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