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切口妊娠40例临床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出详情
摘要 摘要目的研究甲氨蝶呤与米非司酮联合治疗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部位妊娠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我院2009年2月到2010年2月妇产科收治的40例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部位妊娠患者,随机分为联合治疗组(20例)和单药治疗组(20例)。联合治疗组采用甲氨蝶呤与米非司酮联合静脉化疗,单药治疗组仅适用甲氨蝶呤。结果两组在治疗后需进行刮宫手术的患者的比例无显著差异(χ2=0.37,P>0.05),两组在治疗后的子宫大小、以及妊娠物的大小以及血流状况,血中HCG含量等差异皆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总的保守治疗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χ2=6.21,P<0.05)。结论甲氨蝶呤和米非司酮两药联用稳定性好,耐受性佳,不良反应较少,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患者预后,值得临床推广。
出处 《医药前沿》 2011年22期
出版日期 2011年12月22日(中国期刊网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