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高血压患者社区护理干预模式的构建及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出详情
摘要 摘要目的探讨社区人群原发性高血压病干预措施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方法2007年1月~2008年1月对本社区≥60岁的110例老年高血压病患者采取护理干预,对患者高血压知识、生活行为和规律用药进行干预,并对患者进行实施服务前后的依从性调查,评估其血压控制情况。结果通过社区干预管理,使血压控制率由干预前17.5%上升至96.9%,高血压诊断标准和危险因素知晓率由干预前30.0%上升至97.5%,显著高于干预前(P<0.01)。结论实施社区护理干预干预对控制患者的血压水平有积极作用。
出处 《医药界》 2014年11期
关键词 高血压社区护理干预高血压的发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坚持药物治疗是防止高血压的主要手段之一,生活行为决定了其进展,而我国人群高血压的知晓率仅为30.2%,治疗率为24.7%,控制率仅为6.1%[1]。社区患者不规则服药主要是经常忘记吃药 血压高时服药,正常后认为没有必要再服 担心不能耐受药物的不良反应。而这些原因与患者缺乏高血压知识有关。由于缺乏高血压相关知识,致使患者失访率高和遵医性严重不足,使治疗率和控制率更加严峻。专家认为要使高血压的患病率 致残率和病死率得到控制,最有效的方法是社区防治[2]为探索社区护理干预对高血压患者实施健康教育的效果。现将我社区医院对110例中老年高血压患者的护理干预模式及效果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研究对象选择本社区&ge 60岁愿意合作的老年高血压病患者110例,诊断均符合《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高血压病诊断标准[3]。其中男68例,女42例,年龄60~85岁,平均(73.6± 8.7)岁。合并疾病冠心病12例,脑血管疾病3例,其他8例。将11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按随机单盲的原则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5例。干预组男32例,女23例,年龄61&mdash 83岁,平均(72.5± 9.4)岁 病程4&mdash 31年,平均(13.5± 10.3)年 收缩压142&mdash 185mmHg,平均(161.0± 10.O)mmHg,舒张压80&mdash 120mmHg,平均(97.0± 15.0)mmHg。对照组男36例,女19例,年龄60一85岁,平均(74.7± 8.7)岁 病程3&mdash 28年,平均(14.8± 10.5)年 收缩压145&mdash 200mmHg,平均(162.0± 9.0)mmHg,舒张压85&mdash 125mmHg,平均(101.0± 15.0)mmHg。两组患者在性别 年龄 病程和血压水平等方面比较,均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出版日期 2014年11月21日(中国期刊网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 相关文献

来源期刊

医药界

相关关键词

高血压社区护理干预高血压的发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坚持药物治疗是防止高血压的主要手段之一,生活行为决定了其进展,而我国人群高血压的知晓率仅为30.2%,治疗率为24.7%,控制率仅为6.1%[1]。社区患者不规则服药主要是经常忘记吃药 血压高时服药,正常后认为没有必要再服 担心不能耐受药物的不良反应。而这些原因与患者缺乏高血压知识有关。由于缺乏高血压相关知识,致使患者失访率高和遵医性严重不足,使治疗率和控制率更加严峻。专家认为要使高血压的患病率 致残率和病死率得到控制,最有效的方法是社区防治[2]为探索社区护理干预对高血压患者实施健康教育的效果。现将我社区医院对110例中老年高血压患者的护理干预模式及效果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研究对象选择本社区&ge 60岁愿意合作的老年高血压病患者110例,诊断均符合《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高血压病诊断标准[3]。其中男68例,女42例,年龄60~85岁,平均(73.6± 8.7)岁。合并疾病冠心病12例,脑血管疾病3例,其他8例。将11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按随机单盲的原则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5例。干预组男32例,女23例,年龄61&mdash 83岁,平均(72.5± 9.4)岁 病程4&mdash 31年,平均(13.5± 10.3)年 收缩压142&mdash 185mmHg,平均(161.0± 10.O)mmHg,舒张压80&mdash 120mmHg,平均(97.0± 15.0)mmHg。对照组男36例,女19例,年龄60一85岁,平均(74.7± 8.7)岁 病程3&mdash 28年,平均(14.8± 10.5)年 收缩压145&mdash 200mmHg,平均(162.0± 9.0)mmHg,舒张压85&mdash 125mmHg,平均(101.0± 15.0)mmHg。两组患者在性别 年龄 病程和血压水平等方面比较,均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