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精神分裂症采用认知行为治疗的临床观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出详情
摘要 摘要目的观察慢性精神分裂症采用认知行为治疗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在我院就诊治疗的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50例,并根据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其中对照组患者单纯采用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患者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联用认知行为干预疗法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在治疗前、治疗后5个月及10个月时的自知力和治疗态度问卷(ITAQ)、个体和社会功能量表(PSP)以及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情况。结果治疗干预前,两组患者的ITAQ、PSP和PANSS各项因子相比较无显著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干预后,观察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的ITAQ评分、PSP评分、阳性症状评分、阴性症状评分、一般精神病理评分和PANSS总分均得到改善,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干预后5个月和10个月,观察组患者的ITAQ评分、PSP评分、阳性症状评分、阴性症状评分、一般精神病理评分和PANSS总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认知行为干预疗法治疗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具有显著的疗效,能够有效的改善患者的症状,值得推广应用。
出处 《心理医生》 2017年8期
出版日期 2017年08月18日(中国期刊网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