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S监测在控制性降压中的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出详情
摘要 摘要目的探讨BIS监测在控制性降压中的应用及对术后苏醒时间的影响。方法选用鼻内镜鼻窦开放性手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均采用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全凭静脉麻醉,分为静脉组和药物降压组,静脉组用全凭静脉控制血压,药物降压组用硝酸甘油控制降压,维持MAP在60-70mmHg,比较麻醉前,麻醉后20分、30分,40分的BIS值,SBP、DBP、MAP、HR、SPO2,记录术中输液量,出血量,尿量,手术时间,术后苏醒时间,不良反应。结果麻醉前,麻醉后20分、30分,40分两组的SBP、DBP、MAP、HR、SPO2,输液量,出血量,尿量无统计学差异,与静脉组相比,药物降压组的BIS值、明显偏高,而苏醒时间缩短,静脉组有3例出现躁动。结论BIS指导下的药物控制性降压明显减少全麻药的用量并缩短苏醒时间并减少不良反应。
作者 刘冰
出处 《健康文摘》 2013年28期
出版日期 2013年12月22日(中国期刊网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