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膜外分娩镇痛的时机探讨及临床效果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出详情
摘要 摘要目的探讨不同时机行硬膜外自控分娩镇痛对产程及母婴的影响.方法我院2013年6月至2015年3月的120例足月初产妇,根据分娩镇痛时机随机分为Ⅰ组(宫口开至1cm时实施,开至8cm时停止),Ⅱ组(宫口开至1cm时实施,宫口开全停止)、Ⅲ组(宫口开至3~5cm时实施,宫口开全停止)和Ⅳ组(对照组,产科常规处理).观察各产程持续时间,宫口开至1cm、3cm、8cm、宫口开全及胎儿娩出时的镇痛评分;记录分娩方式,缩宫素使用情况,新生儿Apgar评分、脐动脉血血气分析及新生儿神经行为评分.结果第一产程潜伏期Ⅰ、Ⅱ组明显短于Ⅲ、Ⅳ组(P<0.05),活跃期Ⅰ、Ⅱ、Ⅲ组短于Ⅳ组(P<0.05),第二产程时间Ⅰ组短于Ⅱ、Ⅲ组(P<0.05);Ⅰ、Ⅱ组产妇的VAS评分明显低于Ⅳ组(P<0.05);Ⅰ、Ⅳ组产钳助产率明显低于Ⅱ、Ⅲ组(P<0.05);四组新生儿Apgar评分及脐动脉血血气分析各项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新生儿出生后第1天NBNA评分Ⅰ组明显高于Ⅱ、Ⅲ、Ⅳ组(P<0.05).结论潜伏期行硬膜外分娩镇痛效果确切,可缩短产程;宫口开至8cm时提前停止镇痛可提高母婴的安全性.关键词产科分娩;硬膜外麻醉;罗哌卡因;临床效果中图分类号R61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6315(2015)12-0627-01
出处 《中国综合临床》 2015年12期
关键词
出版日期 2015年12月22日(中国期刊网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