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共振成像与CT在膝关节损伤诊断中的临床价值对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出详情
摘要 摘要目的对磁共振成像和CT在膝关节损伤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6月-2017年6月接收诊断疑似膝关节损伤的10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资料分析,这些患者都先后进行CT,磁共振及关节镜检查,结果可以确定为有82例患者存在膝关节损伤。然后就磁共振成像和CT诊断这两种诊断方法在膝关节损伤中的临床应用价值进行比较。结果通过对患者采用不同的诊断方式,在82例确诊的患者损伤类型中,分别为韧带损伤21例,其中CT诊断15例,磁共振诊断21例;关节腔积液患者29例,其中CT诊断9例,磁共振诊断29例;骨折患者7例,CT及磁共振均显示并诊断;半月板损伤的患者有25例,其中CT诊断10例,磁共振诊断25例;骨挫伤25例,全依靠磁共振诊断,CT显示阴性。相比较CT诊断,磁共振成像对骨挫伤,半月板损伤,韧带损伤及关节腔积液的诊断具有相对较高的特异性、敏感性以及准确性,两者对比差异显著,故磁共振在关节积液、膝关节骨挫伤、韧带损伤以及半月板损伤等诊断中显著优于CT,相比较CT诊断显特异性、敏感性、准确度更高,P值<0.05,两者差异显著,因而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在膝关节损伤诊断中应用磁共振成像和CT诊断方式,都能表现出一定的影像学特征,而磁共振成像相对来说具有更高的特异性和敏感性,准确性,因而具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出处 《中国医学人文》 2018年7期
出版日期 2018年07月17日(中国期刊网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