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K1706对脊髓损伤大鼠的GAP-43表达影响及组织学与行为学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出详情
摘要 摘要目的通过观察药物FK1706对大鼠急性脊髓损伤(ASCI)后神经生长相关蛋白-43(GAP-43)表达的影响以及组织学和行为学方面的改变;探讨FK1706治疗急性脊髓损伤的疗效。方法将150只雄性大鼠随机分为A组(假手术组)、B组(脊髓损伤组)、C组(FK1706组)。采用钳夹法建立大鼠T10脊髓损伤模型。A组行椎板切除术,不损伤脊髓组织,B组切除椎板后,使用钳压法损伤脊髓,C组脊髓损伤术后立即尾静脉注射FK1706(1.0mg/kg),与此同时,A、B组注入等量生理盐水。以后每天同一时间注射1次,分别于术后第1天、第3天、第7天、第14天、第28天,每组各取5只行BBB评分(Basso,BeattieandBresnaha)评价后肢运动功能、HE染色观察损伤后脊髓的形态学变化;RT-PCR检测GAP-43的表达。采用SPSS19.0进行数据分析,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各组方差齐时,组间比较采用LSD-t检验,各组方差不齐时,采用Tamhane’sT2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RT-PCR大鼠脊髓损伤后各组各时间点损伤区域均有GAP-43阳性表达。A组呈持续的低表达,实验观察期间未见明显波动。术后第1d,各组GAP-43升高不明显(P>0.05)。术后第3d,B、C组GAP-43均有不同程度升高,与A组相比(P<0.05),且C组稍高于B组(P<0.05)。术后第7d,B、C组GAP-43表达达到最高,C组明显高于B组(P<0.05),且C组较术后3d明显升高(P<0.05)。术后14d,B、C组GAP-43表达均有下降,C组最高,B组次之,3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8d,B、C两组基本回到基线水平,与A组相当(P>0.05)。2、HE染色结果显示A组脊髓组织未见明显异常,B、C两组早期炎性水肿显著,光镜下逐渐可见囊腔形成。到4周后,B组囊腔内见胶质细胞聚集,形成瘢痕组织,C组胶质细胞稀疏分散,囊腔闭合,未见明显瘢痕形成。3、BBB评分A组运动功能正常,B、C组评分随时间呈上升趋势,于7d、14d、及28d,C组评分高于B组(P<0.05)。结论在急性脊髓损伤时,药物FK1706诱导GAP-43基因的表达,减少胶质瘢痕的形成;促进轴突再生,有利于脊髓功能恢复。
出处 《航空军医》 2017年17期
出版日期 2017年12月22日(中国期刊网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