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治他汀类药物的不良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出详情
摘要 摘要目的分析临床应用他汀类药物的不良反应,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筛选出我院2016年9月到2017年9月期间临床应用他汀类药物引起不良反应的100例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统计其年龄分布、用药情况、不良反应发生时间、受损部位与临床症状。结果①年龄分布≥60岁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9.0%,明显高于其他年龄段患者,对比差异显著(P<0.05)。②用药情况晚上口服用药,10~40mg/次,平均(25.3±4.1)mg/次,均为常规剂量;其中单一用药36例,联合用药64例,联合用药的不良反应发生率(64.0%)明显高于单一用药(36.0%),对比差异显著(P<0.05)。③不良反应发生时间主要于用药后3个月内发生,共计91例,占比91.0%,另有7例于用药后立即发生,2例于用药3个月后发生。④受损部位与临床症状他汀类药物的不良反应受损部位主要为肌肉系统、消化系统、皮肤及其附件、泌尿系统等,以肌肉系统最为常见,占比48.0%,患者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横纹肌溶解、肌肉疼痛、肌酸磷酸激酶升高、抽搐。结论他汀类药物的使用具有一定的不良反应,其发生与患者年龄、联合用药情况有关,不良反应发生时间主要为用药后3个月内,受损部位以肌肉系统为为常见,因此临床用药时应严格掌握适应证,一旦发现不良反应必须及时处理,以确保安全、合理用药。
出处 《航空军医》 2017年20期
出版日期 2017年12月22日(中国期刊网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