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提问意识的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出详情
摘要 未填写
机构地区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贵有疑”,古人道出了学习过程中质疑精神的重要性。质疑是合作、探究的重要一环。失去了质疑,将会失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培养学生质疑的意识,就是培养他们主动探究的能力。所以在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培养学生爱问、好问、善问、乐问、敢问的习惯,让他们不断去探求新知识,在质疑的过程中体会成功的喜悦。一、情感投入、让学生乐问古今中外有成就的教师,无一不与学生有着良好的情感关系。因为平等融洽的师生关系能缓解学生紧张的心里,学生乐意加入老师的话题,也就会自由发挥他们的思维。要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师要放下师道尊严和高高在上的架子,给学生以亲切感和信任感,要对学生倾注全部爱,关心爱护学生,满腔热情地对待每一位学生。要时时给学生以微笑、期待和赞许,做学生的知心朋友,让学生感到老师可亲、可爱、可信。这样他们有什么想法或问题,便会主动地提出来与教师交流。要充分发扬民主。教师要平等地对待、信任每一个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只要学生提出一个问题,无论是谁,教师首先要回答:“好问题”,即使问题与教材内容无关,教师也不要批评,而要启发引导学生换位思考,这样可使学生都乐于向老师提问题。渐渐地,学生就会养成乐于提问的习惯。二、营造教学气氛,让学生主动问在教学中,学生主动提问的前提是要有一个真实、平等、活跃的教学气氛。这种教学气氛不光是指师生表面的活跃,更重要的是学生思维的活跃。在教学中教师应灵活处理教材内容,根据教材内容设计问题或引导学生设计问题,要切合教材,并让学生积极大胆地表达自己的观点。教师应尽可能地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真实情感,并允许多种答案的存在,因为事物的正确答案往往不止一个。老师还必须坦诚对待学生,在教学中,我们难免会出错漏,当学生指出或质疑时,我们不可因爱面子而否认。教师应当承认自己知识的不足或有差错,并鼓励学生今后大胆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三、精心组织,让学生善问教师培养学生的提问能力不能只是机械地会问几个“为什么”,而应该培养学生善问,问得深,问得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从创新精神方面提问题,提高问问题的质量。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就是培养学生学会思考,以便提高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因此,在教学中,应精心引导学生用学到的知识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让学生在解
出处 《中华现代教育》 2009年12期
关键词
出版日期 2009年12月22日(中国期刊网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