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国货币文化简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出详情
摘要 夏商以来,黄河流域一直是我国的政治、文化中心。到春秋战国时,社会制度逐步由奴隶制向封建制转化。生产关系的变革,带来了经济繁荣和文化昌盛。在楚国这个幅源辽阔的大国里,更具发展规模和先进性。经济上,楚的资源丰富,地广物博,以货币经济为重心的商业城市不断涌现,遍布今湖北、安徽、江苏、河南南部等地,这是列国难以相比的。文化艺术方面,南《楚辞》与北《诗经》双峰并峙。货币方面,北方货币只有仿生产工具一种形制,而楚币有传统的贝形、仿生产工具形、金版形3种形制。北方有刀、布、圜钱3个种类,楚则有蚁鼻钱、金币、布币3个种类,其中蚁鼻钱铸行约500余年,形制不变,内容统一,是先秦铸量最大、流通最广、发行最为成功的一种货币,也是贝形货币的最高级形态。
作者 瘦泉
机构地区 不详
出处 《安徽钱币》 2005年4期
出版日期 2005年04月14日(中国期刊网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