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细菌检测分析前样本质量控制工作,提高检测准确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出详情
摘要 摘要目的对细菌检测分析前样本质量控制工作进行分析,探讨提高检测准确性的方法。方法运用随机抽样的方法选择2014年12月到2015年12月从本院各个科室采集的1500份细菌标本进行临床实验,其标本包括有粪便标本、尿液标本、痰液标本、生殖道分泌物标本、血液标本、创伤组织标本,采用K-B法实施药敏实验对其进行检验,统计结果的准确率,并分析不合格原因。结果本组1500例标本细菌中,806份标本细菌为优良,593份标本细菌为合格,101份标本细菌为不合格,合格率为93.3%。在不合格的标本中,44份标本为粪便标本细菌,32份标本为生殖道分泌物标本细菌,20份标本为血液标本细菌,4份标本为尿液标本细菌,1份标本为创伤组织标本细菌。其中粪便标本细菌不合格率最高,与其他类型标本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在细菌检验质量控制中,分析前样本影响因素研究非常关键,应给予足够的重视,以保证实验室检验结果具有科学性和准确性。
出处 《医师在线》 2016年8期
出版日期 2016年08月18日(中国期刊网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