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性消化不良治疗新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出详情
摘要 广西百色市西林县人民医院533500摘要功能性消化不良(FD)的治疗一直都是困扰医学界的临床难题。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特点是慢性或复发性上消化道症状引起包括餐后上腹部疼痛或不适、恶心、呕吐、嗳气、腹胀和早期的饱腹感,同时相关检查没有发现可以解释病症的全身器质性疾病。国内外流行病学显示消化不良的患病率在普通人群已经估计有20-40%,大多数这些病人被认为FD。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确切发病机制尚不明确,推测多与幽门螺杆菌感染、精神因素、神经因素、胃动力减低、不良生活习惯等多相关。正由于其确切发病机制的复杂性,目前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治疗往往也是多个方面的,PPI类制酸剂(奥美拉唑)、胃动力药物(西沙比利)、抗抑郁药物(曲美布丁、帕罗西丁)、消化酶类甚至经验性的抗幽门螺杆菌抗生素往往是本病治疗的首选。本文将就学术界近年来在功能性消化不良治疗领域的最新成果和最新进展做一综述。
机构地区 曾国洪
出处 《世界临床医学》 2013年2期
出版日期 2013年02月12日(中国期刊网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