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高血压患者的社区护理体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出详情
摘要      【摘要】目的: 总结在社区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的护理经验。方法:采取定期体检、资料发放、电话随访、上门服务等方式对 70 例老年高血压患者提供定期血压监测、心理护理、家庭护理、健康教育等方面的社区护理,并进行家庭随访对护理效果进行观察。结果:经过社区护理, 70 例患者的高血压疾病预防意识明显提高,发病率和血压水平明显降低。结论: 社区护理干预能有效提高高血压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增强保健意识,促进康复。         【关键词】社区护理;老年;高血压         高血压病是一种多发于老年人的心血管疾病,长期高血压容易引发冠心病或脑卒中等并发症,致死率和致残率较高,严重威胁着人们的生命及健康 [1] 。随着我国人口结构不断趋于老龄化及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近年来高血压病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已引起了社会各界人士的重视。国内外许多学者 [2] 及专家认为社区护理是预防高血压病及其并发症的有效手段。本文针对 70 例老年性高血压患者进行了社区护理,护理效果令人满意,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 2016 年 2 月 ~2017 年 2 月期间我院给予社区护理的老年性高血压患者 70 例,女 24 例,男 46 例;年龄 61~86 岁,平均( 69.4±6.7 )岁;病程 1~23 年;文化水平:大专以上 27 例,小学 10 例,中学 33 例,大专以上 20 例。上述患者均符合 WHO 高血压诊断标准。         1.2 护理方法         1.2.1 心理护理老年人免疫力低、自控能力差,情绪激动容易诱发高血压。护理人员应该与高血压患者建立和谐医患关系,平时与患者多沟通、多交流,了解患者的家庭状况、习惯爱好制定个性化的健康指导。让患者深入了解高血压的相关知识、发放疾病预防手册、定期进行高血压讲座等,在日常生活中密切观察患者的心理状况,尽最大努力开导帮助患者解决困难,态度和蔼亲切,逐渐建立信赖感,有助于患者积极配合治疗。         1.2.2 定期体检将 70 例患者的老年高血压患者临床资料加以整理建立档案,定期体检,测量血压一周 2-3 次。对患者的资料全面掌握后,定期进行上门护理,在家属区发放一些与高血压疾病相关的宣传资料,每月开办一次预防高血压及护理讲座,医务人员认真授课。在社区中比较显眼的地方设置高血压健康教育宣传栏,留下社区门诊的电话,高血压患者出现紧急情况及时帮助其解答。         1.2.3 家庭护理老年人高血压患者自控能力差,需要家属密切配合,温馨的家庭环境、细心的照顾,也使得老年患者心理上感到被家人重视,心情平和、稳定,也有利于高血压病情的控制。老年人会感到孤独,家人的陪伴会让患者更有战胜疾病的信心。护理人员也要细心指导患者家属准备各种降压药,讲解各种药物的不良反应,禁忌,用药方法等,并指导患者家属正确为患者测量血压。护理人员可以随时记录好护理记录,以便产生纠纷提供有力证据。
作者 刘荔
机构地区 刘荔
出处 《系统医学》 2017年08期
关键词
出版日期 2019年12月16日(中国期刊网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