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口岸125例早期梅毒临床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出详情
摘要 [目的]探讨早期梅毒的临床特征、诊断及治疗原则。[方法]对哈尔滨口岸地区1999—2005年资料完整的125例早期梅毒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流行特点为:梅毒患者以50岁以内性活跃人群为主;以服务行业、无业人员为多;传染途径以非婚性接触感染居多。无症状潜伏梅毒21例,占梅毒患者总数的16.80%,其主动就诊者较少,多为产前、术前、健康检查或性伴患梅毒时追查出来;一期梅毒硬下疳多为单发(70.96%),多发生在外生殖器上(87.09%),但生殖器以外部位也有发生;二期梅毒皮疹中扁平湿疣有明显增多趋势;一、二期梅毒同时存在占6.40%,应值得注意;苄星青霉素仍然是治疗梅毒首选药物,没有发现耐青霉素的梅毒螺旋体。[结论]梅毒是一种对人体危害较大的性传播疾病,其临床表现及血清学改变复杂多变,必须准确掌握梅毒流行病及临床特点,及时发现病人,提高早期梅毒的诊断率,做到尽早发现,规范治疗,减少梅毒的传播。
机构地区 不详
出版日期 2006年03月13日(中国期刊网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 相关文献